關於卞趙如蘭特藏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謹此向卞趙如蘭教授(1922-2013)表達最深切的致謝和敬意,感激卞教授無私地將她的研究、田野調查和教學材料全數捐贈予圖書館。在2006年的首次捐贈協議中,她表示:「希望我的捐贈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人作出類似的捐贈,從而創建一個開放且全面的中樂及相關藝術的特藏。」卞教授的願望得以實現,中大圖書館自此陸續獲贈極具價值的音樂藏品,其中包括任劍輝、白雪仙粵劇及其他資料。2014年,中大圖書館感謝卞教授的女兒卞昭波博士慷慨捐贈了卞教授其餘的個人文件和樂器,並授權予圖書館對卞教授的作品及資料進行數碼化及公開存取。

卞趙如蘭教授是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及音樂系的榮休教授。根據《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在線版)的引文,「卞教授定期前往中國,將最新的西方思想和出版物帶到那裡,並把大量田野調查數據和影音紀錄帶回美國,讓美國觀眾也能欣賞中國音樂。」卞教授是充滿好奇心的田野工作者,她在半個世紀內建立了自己的珍藏。自1960年代起,她定期訪問東亞國家,不僅收集書籍、樂器和錄音帶,更經常攜帶着沉重的錄音和錄影器材錄製表演、活動和訪談。

卞教授的珍藏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中國音樂收藏之一。藏品主要包括照片、稀有書籍和專著,涵蓋了民族音樂學、西方音樂學、中國語言與文學、中國音樂、東亞音樂以及世界音樂等學科。影音資料則包括京劇、革命樣板戲、中國敘事音樂、東亞音樂,以及西方音樂的商業和非商業錄音。捐贈藏品還包括卞教授在哈佛大學的教學材料、當時最新和最先進的開式捲盤錄影器材,以及一些用於教學的樂器。

卞趙如蘭特藏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並成為音樂家、學者、研究人員,以及表演者的重要參考資料。為了更廣泛向公眾分享這些珍貴資源,中大圖書館早在2007年開始對較優先的項目進行數碼化。2015年,在「卞學鐄及卞趙如蘭紀念基金」和中文大學的支持下,中大圖書館展開了其中一項最大型的數碼化計劃,旨在中大數碼典藏能保存和公開卞趙如蘭特藏的大部分藏品。

是次數碼化計劃得以展開,全賴眾人的共同努力,包括卞教授的學生、音樂系的同事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中大圖書館懷着無比的榮幸,向全球的學生和學者公開卞趙如蘭教授收藏的珍貴資源。在卞教授充滿愛心、歡樂和好奇心的個性啟發下,對於項目團隊而言,這是一段非常有意義的經歷。我們特別感謝卞昭波博士及其家人、榮鴻曾教授、余少華教授和吳淼鑫教授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以及中大圖書館前副館長黃潘明珠女士和音樂系校友關燕兒女士在這次重要捐贈中付出的重大貢獻。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2019年10月8日

 

除了香港中文大學數碼典藏之外,請到訪ArchivesSpace的卞趙如蘭特藏,以查看手稿、教學筆記、照片和樂器等藏品的完整目錄,又或到檢索易以查閱捐贈書籍和期刊的完整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