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946 6888
熱門搜尋:
搜索結果: 120
【定價收費】系列 之《定價收費難》
訊息及刊物
多年前,一位聽眾打電話到電台的個人意見節目,訴說她進了一間私家醫院照胃鏡,醫生預計的費用一萬多,結果出院時找數要五萬多,原因為做了很多其他的檢查,她感到完全失去預算,好像任人魚肉,覺得很無奈。 近年來,政府因為收到不少類似有關私家醫院的投訴,於是要求私家醫院公佈 30 隻常做手術的收費,還有在病人入院前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並鼓勵定價收費。這些措施無疑可以增加價格的透明度,但對於病人掌握開支預算還
【定價收費】系列 之 《誰最著數?》
表面看來,定價收費最著數是病人。醫療診治過程中有很多不肯定的因素,帶來風險。醫生的診斷是否準確,手術治療會不會出現併發症,治療的效果能否達到,定價收費起碼能夠讓病人毋須擔心住院費用超出預算,安心接受治療。 但是,如果以為定價收費就會令醫療成本下降,從而減低病人的開支負擔,恐怕就未必。制訂定價收費,還是要看成本。在醫療成本因為精準醫學分科、先進醫療科技而不斷上漲的今天,單靠定價收費並不能夠使更多
【定價收費】系列 之 《病情級別》
控制得宜,手術沒有併發症,屬第一級別。病人有慢性病,控制得不好,手術出現較嚴重併發症,屬第二級別。病人病情嚴重,出現休克、電解質嚴重失調、器官衰竭等情況,手術出現像血栓般可以致命的併發症,屬第三級別。可以想像,醫療成本是一級比一級高;病人的醫療成效是一級比一級差。 近年來,衛生署為提高私家醫院收費的透明度,要求醫院為病人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並公佈常做手術收費的統計數據。統計數據一般包括過去一年醫
【定價收費】系列 之 《保險伙伴》
醫院很快便開始運作,投入服務,市場、媒體及公眾密切地留意著我們公佈的定價收費。因為開院初期的住院及日間服務以內視鏡為主,第一輪公佈的定價收費,只局限於內視鏡服務。日後,隨著服務的開展,我們會陸續公佈其他手術程序的定價收費。因為手術種類太多(超過一千種),不能全部登錄,只能選其中較普遍的來公佈。 定價收費要發揮作用,就必須有保險的配合,分擔病人的財務風險。今時今日的醫療費用,沒有政府的資助,無論
【定價收費】系列 之 《保險怎樣看?》
按道理,從定價收費得到最大著數的,應該是保險公司。一直以來,保險公司經常投訴醫療成本上升,導致保險的賠償金額不斷增加,而且加幅往往是接近甚至超過雙位數字的百分比。 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增加保費的壓力,維持邊際利潤,於是運用各種方法控制成本,包括為各項服務設立賠償上限、設置保險醫生名單固定醫生支付金額、與指定醫療集團協定收費標準等。即使如此,保險公司在醫療保險方面的經營還是不容易。對消費者來說,醫療
【定價收費】系列 之 《替病人把關》
病人要入院接受檢查及治療,過程中一定出現某程度的風險。這些風險可以是診斷上的猶疑、延誤或錯誤,可以是藥物的副作用,也可以是手術的併發症。在私營醫療,這些臨床風險最後都會轉變成財務風險。 病人以「按服務收費」(Fee for Service, FFS) 模式支付私營醫療服務,可以透過購買醫療保險分攤風險,但到最後,所有剩餘風險還需要自己承擔。醫療費用可以非常昂貴,一旦出現不能預測的風險,就很容易
【定價收費】系列 之 《為急症定價》
定價收費最大的挑戰,是為急症定價。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定價,其實不分急症與否,所有診斷,都有個相對成本數值,根據這數值計算出合理的價格。 確定「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程序,一般在病人出院的時候,病房助理根據醫生對病人的診斷,所做的手術,出現的併發症,記錄在病人的電子病歷紀錄,然後用數據軟件編配「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所以,根據病人的「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從而定實收費價格,最適當的時間,是出院的
醫療新領域:定額收費(一) (刊登於 AM730)
斷上升的原因,是因為私營醫療一貫採用「按服務收費和支付」的模式。這種模式,鼓勵服務量不斷增加,造成成本及價格上漲的強大壓力。 政府近年也推動私家醫院以「套餐價」模式收費,港怡醫院便為超過150種住院手術訂立「套餐價」,但保險公司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以任何「套餐價」作為自願醫保計劃設計的藍本。我覺得現時私家醫院的「套餐價」設計有很多局限,未能和自願醫保的設計接合。我們需要加強制度化的「定額收費及支付
醫療新領域:定額收費(二) (刊登於 AM730)
過去兩個多星期出了兩則有關私家醫院收費的新聞。一則是一名病人的投訴,因為身體不舒服要入院檢查,4天內做了6種檢查,收費11萬元,保險僅賠償1.8萬元。一則是友院港怡醫院獲衛生署批准,在標準套餐以外提供「個人化醫療套餐」,為特定病人所需的醫療程序訂造全包套餐價。據港怡醫院的執行總裁表示,醫院目前提供的標準全包式定額收費套餐已經增加到240個。 可以見得,私家醫院收費始終是市民關心的一個社會議題
開拓醫護新領域 提高收費透明度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推出定價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