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五年春

時我們並沒有公開宣佈我們的決定。直到一九 七二年十一月五日我們才正式與崇基學院行政 當局接觸,請他們愼重考慮在敎堂內裝置管風 琴。我們得到的答覆並不令人鼓舞,因爲他 有很多的顧慮,特别是有關經濟方面的,因此 管風琴委員會在以後數次聚會中都全力討論我 們有沒有能力及應不應該作出承諾,去籌募二 十萬港元的基金。 這時候管風琴委員會的人數增加了,除了 原來的四位又加上了艾加 (SONIA ARCHER)、 音樂 系先後兩位系主任:祁奥偉 (DALE CRAIG) 及韓德 恂 (KEITH ANDERSON) 、紀大偉 (DAVID GWILT) 及劉 善言。我的先生一向‘沒有擔任正式委員的名義, 但他和他的秘書卻在幕後積極地幫助我們做文 書工作。 在一九七三年年初,我們平均每月開會一 次,目的在使各委員淸楚知道各人籌款的進展 情况。第一項捐款是在一九七三年二月十五日 收到的,此後我們陸續發出了七千多封募捐信, 拜訪了許多本地工商界人士和對這計劃有興趣 的機構,並且與海內外的基金會接觸。此外, 我們又爭取到本港報章及電台對這項計劃的同 情,承他們訪問我們,並撰專文爲我們打氣。。 一九七三年三月八日史密斯向一位隱名人士募 到了五萬港元,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 同時在那十二個外國風琴承造商當中,有 八個給我們寄來了估價單,我們一致選中了德 國伯赫威德的格立克先生 (MR. D E T L E F , 格立克先生對於在熱帶裝置管風,經驗極爲 豐富,而且他信譽昭著,取價合理,但爲愼重 起見,我們還是在和其他幾個承造商的詳細圖 則、音栓表和估價單作了詳細的比較之後’才 作最後的決定。 「寤寐求之」 一九七三年八月 I 五日崇基學院院長容啟 東博士同意簽訂合約,但同時促請委員會務必 悉力以赴,以竟其功。在簽約之日,我們總共 籌得港幣九萬一 一百二十元四角,約爲當時 估價的半數。 此後數月內,我們又繼續發出了更多的募 捐信,一方面又着手進行詳細的設計工作••詳 列音栓、管風琴外形和內部的設計細節。 我們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一共擧 行了五次籌款音樂會:劉善言個人擧行一個午 餐管風琴演奏會,又與黃健羭、紉世祺聯同香 港聖樂團在另一個演奏會中演出;比利時管風 琴家戴利麥加先生 (MR. S T A N I S L A S DERIEMAEKER) 及 德國克魯巴赫先生 (MR. W I L H E L M KRUMBACH) 亦義 助我們一臂之力,分别在天主敎總堂和在由歌 德舉院贊助的樂會上演奏;此外又獲業電 台贊助在明愛中心由羅賓保爾合唱團及崇基 學 院音樂系師生聯合演出。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 是我們的計劃得到了政府人士的精神支持,香 港總督麥理浩爵士給我們寫了 一封鼓勵的信, 而英國首相希斯自己也是一個管風琴家,更先 後來電和來函致意,對我們的計劃表示支持。 一九七四年九月廿六日,即簽約後的第十 三個月,我們共籌得港幣廿一萬六千七百七十 三元二角五分,超出籌款目標一萬二千元,令 我們非常得意。但這段期間因爲馬克升値,人 工、材料和運輸費用的漲價,整個計劃所需的 款項又超出了預算。 這對我們的計劃來說,無異是一個打擊’ 再加上當時正値再港股市急劇下降之時,使我 們失去了許多募捐的對象,幸好後來我們得到 九龍扶輪會捐贈一萬五千港元,戴麟趾康樂基 金會捐贈二萬港元,此外又獲 位捐款人承諾 捐贈一百元,但聲明要我們每月送一張備忘錄 去提醒他,當時我們懷疑是否値得這樣做,結 果證明了我們並沒有白費氣力,因爲這位人士 除了所承諾的一百元又另外送給我們一筆贈 款。總括來說,捐款人士約二百七十名,贈款 由港幣五元起至五萬元不等。管風琴 本身價 値爲港幣二十一萬一千零四十八元七角(即十 萬五千五百廿四點三馬克).但全部費用却達廿 六萬元。 「鐘鼓樂之」 到了 一,九七四年底,我們都在等待着管風 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