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三年春‧夏
向,但當中存在許多變數,克林頓必須拿 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他認爲智能工業如機械人、電訊和生物科技等, 經濟發展。至於商業敎育方面,除了要提高學員的生 重灌輸群體合作精神。 霍敎授學術著作甚豐,包括 人傳誦的《零和社會》及新作《短 兵相接:歐、美、日的未來經濟戰爭》。 第三講——書院的黃昏 第三講由敎育學院主辦,於三月十日擧行。牛津大學社會及行政 學榮休敎授賀思敎授(Prof. A l b e r t H a l s e y ) 主 講 「 書 院 的 黃 昏 — — 傳 統敎授權威的沒落」。 賀思敎授對敎育社會學研究貢獻巨大,始創社會階級與敎育成就 關係的研究方法,並曾任英國敎育大臣的顧問,積極參與高等敎育的 改革。 他在講座中解述,英國傳統的大學 授在中世紀時代與敎會關係 密切,地位崇高,是備受尊重的紳士階層。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大 學敎席大幅增加,導致敎授的傳統 地位動搖,自主權大受影響,工作 條件亦大不如前。而在如何走出困 局的爭論中,人們往往忽略了賴舊 制度得以維持的學術卓越、學術自 主、個人自由,以及敎研組織的財 政獨立等問題。 賀思敎授認爲,採納美國模 式,由學術機構競奪政府撥款,爭 取優秀敎硏人才,似乎可以打破目 前的困局,但英國高等 府卻欠缺 三項先決條件:一是敎育經費必須 主要來自國家;二是立法限制 三是要確立大學本身的社群基礎,攫取 第四講——中國文化現代化 第四講由文學院主辦,於三月十八日 擧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兼 歷史系敎授周策縱敎授主講「中外爲體, 中外爲用——中國文化現代化芻議」。 周敎授闡述「中學爲體,西學爲用」 一說的起源和初義,提出「中外爲體,中 外爲用」的主張,並引經據典解釋「體」和「用」的含義。 周敎授承認,中國文化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以至可從以仿效的, 主要還是西方文化,但古時印度文化的影響和近百年日本文化對中國 的回饋亦不少。故此,中國文化經常面對的,並非純粹是「西化」問 題。亞洲除日本外,東南亞國家也有提供中國人學習之處。因此,「西 學」有必要擴充成「外學」,而「外學」也可能變成「中外學」,包含 著輾轉往復影響的複雜成分。 周敎授學問淵博,著作豐富,是甲骨文和紅學專家,亦是詩人、 歷史學家、思想史家、編輯和翻譯家。他的作品《五四運動史》,是 權威的學術著作,獲極高的評價。 校慶展覽 大學三十周年校慶展覽於三月廿六至廿九日假大會堂低座展覽廳 擧行。蒞場參觀人士達四千五百多人。 展覽開幕禮於廿六日早上擧行,高錕校長敎育及人力統籌司陳 祖澤先先後致辭,剪綵嘉賓尙包括大學副監督簡悅强爵士、校董會 主席利國偉爵士及副校長譚尙渭敎授。 擧辦校慶展覽旨在讓市民進一少了解中大過去的成就及未來的發 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