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四年第五期
年他又促成平明出版社的創立,並 新中國成立之後,已金獲得了尊崇的地位, 協會的副主席,和第一、第二、第三屆的人大代表, 他和摯友靳以創辦《收穫》,並親任主編,這本雙月刊迅即 同時,他並沒有停筆,繼績出版多本短篇小說、雜記和繙譯作品。然 的筆改寫新人新事,歌頌人民的勝利和快樂」是不容易的。他雖曾多次熱心地跑到礦 隊中去了解工、農、兵的新生活,可是他的職務和活動實在太繁忙了,所以總覺得時間 不足,寫起來不習慣,因此作品竟反而不及以前的豐盛了。 況且,中國前進的道路還是曲折的。文化大革命給全國人民帶來了一場空前的災難,知名作家 如巴金自然首當其衝,不能倖免。他被反覆鬥爭 被逼自我批判 否定自己的全部作品乃至自己的 人格,被打成牛鬼蛇神、關進牛棚、下放幹校,眼看親友甚至最親近的人在傷殘中掙扎、倒下。但 巴金是堅强的 他在屈辱和沉黙中挨過這漫長的十年,並沒有倒下。 不但沒有倒下,而且從反省和探索中重新建立了信心,恢復了勇氣。文革過去沒有多久,他就 已拿起筆來,控訴那十年間 黑暗和暴行,深刻地分析自己的表現,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呼 籲大家要講眞話,要面對創傷和錯誤,要拿出決心和勇氣來爲正義和合法權利鬥爭。從一九七九年 開始,《隨想錄》陸續發表,現在已經有四集出版;一九八一年《創作回憶錄》出版;一九七三年 就已在小閣樓上偷偷開始的繙譯赫爾岑在俄皇尼古拉一世時代巨著《往事與深思》的工作,現在也 在全力進行中。這些作品,是他用血淚寫下的肺腑之言,也 中國的良心經過慘痛敎訓後的呼聲。 「大膽,大膽,永遠大膽!」這句法國革命家丹東的名言是當年巴金二十來歲的時候喜歡引用的。 今天他已經八十歲了,我們回顧他剛强奮鬥的一生,還有比這句話更適合的寫照嗎 ? 現在,巴金已再次在文壇上站起來了。他是全國作家協會的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岸、上海文聯 名譽主席、第五屆人大代表和第五屆政協副主席,他手創的《收穫》也在一九七九年復刊了。他的 作品,特別是《家》和《家夜》,已先後繙譯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多種外國文字,一九八 二年意大利但丁學會頒給他國際榮譽獎,一九八三年法國總統來華訪問,又親自頒給他法國榮譽勳 章。可見無論在國内國外,他充滿感情的作品和高尚的品格都深受崇敬。巴金先生在三十年代多次 來港小住,戰後也有路過,所以這南方的海港城市對他並不陌生。今天他親自來到香港中文大學, 參加我們這個典禮,這不但是本校的莫大光榮,相信也是香港人所同感欣慰和榮幸的。 爲表揚巴金先生六十年來對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巨大貢獻,爲表揚他的道德勇氣和求知求眞的精 神,爲表揚他對中國人民在這狂颷激流的世紀中追求進步所作的有力呼籲,監督先生,本 謹恭 請!閣下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巴金先生。 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