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九年第一期

鄺勵齡的音樂人生,起點與很多香港 孩子無異。她六歲習琴,九歲加入香 港兒童合唱團,當年已自覺練歌,常 被老師選為獨唱。中四那年,她在校 際音樂節的獨唱比賽一舉奪冠,家人 惜才,讓她師從著名聲樂家 陳少君 老 師學習聲樂。大學選科,她徘徊商科 與音樂之間,最後獲音樂系錄取。自 此,鄺勵齡在音樂路上再沒猶豫過。 「音樂系重理論,一屆三十人只有 三四位主修唱歌,最後以此為業的, 只有我一人。」立志成為歌唱家,畢 業後鄺勵齡先後在英國和荷蘭進修, 之後留在歐洲尋找表演機會。亞洲人 要登歐洲歌劇殿堂,要打破亞洲人瘦 小木訥、難以壓場的成見。應徵歌劇 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 李連江 於《在 學術界謀生存》寫道:「學者是 精神貴族,做學者很好,做學者 很難,因為學術是帶有使命的特 權。」本科畢業,關仲然選擇投身 學術,隨着嚮往的前輩學人足跡, 過留學和治學的瀟灑歲月。「讀書 時在出版社實習,接觸優秀人文社 科著作;又在港台時事節目工作, 這些經驗令我意識到自己喜歡從研 究、旁觀的角度分析政治,並且書 寫看法。」他說。 在倫敦讀博士的他,客中作客,曾 到臺灣留居考察,現在又訪問德 國,做學問,浪漫漂泊,從來是一 個人的戰爭。「博士研究很漫長, 容易失焦、失去方向。我們必須盡 力知道自己在做甚麼,自己規管 自己。」 研究生的生活,不應只有讀書。關 仲然的寄託之一,是寫作。由初時 評論政治,到現在在副刊記下生活 所感,他稱,寫作是跟自己對話的 方式,沒有寫作,「我大概需要不 斷講話」。 今年3月,關仲然將近年文章結成散 文集《孤獨課》,文藝青年,古典音 樂、足球、威士忌,樣樣精通。遊 覽蘇格蘭威士忌小島,他看到社區 人情,還拈來查理斯王子的逸事; 在生活的百花里(Bloomsbury), 他則懷想作家吳爾芙、經濟學家凱 恩斯等風流人物聚首一堂的流金歲 月。精神貴族,孤獨卻不寂寞。 2015年政治與 行政學系本科畢業生 崇基學院 關仲然 1993 年生 20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九年第一期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