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亞洲結腸癌病例趨升──中大胃腸科研專家追踪癌標誌物

2014年5月

結腸癌以往在亞洲並不常見,近年卻有上升的趨勢;事實上,今年大腸癌超越了肺癌的數字,成為香港最普遍的癌症。

目前測試腸癌的方法並不簡單,而且成本昂貴,所以中文大學的腸胃科研專家于君教授立志要找出更好的方法辨別高危人士,及早預防癌變。過去幾年,她發現了兩種主要癌症標誌物,可用來識別患上結腸癌的機會。

昔日結腸癌主要出現於西方社會,但由於東方人的飲食改變,開始傾向少菜多肉,而且生活模式西化及缺乏運動,近年越來越多亞洲人患上這種癌症。反而由於檢測技術進步,過去十年來西方社會的結腸癌發病率有所下降。四十五歲以上的病人屬於高危群體,但如果得到適當的醫療知識,能及早阻止這種發展緩慢的癌症惡化。

目前的測試方式是創傷性結腸鏡檢查,以一條末端裝有微型鏡頭的光纖管道探入肛門,透過彈性的管道推動鏡頭以檢查腸道。這個方法可以檢測到腸瘜肉的存在,瘜肉會在初期變成稱為腺瘤的良性腫瘤,然後進一步演變為癌腫瘤。然而,結腸鏡檢查存在限制,只能在設備完善的醫院進行,而且成本昂貴,一般市民未必能負擔,亞洲的較偏僻地區也未必能提供這些設施。此外結腸鏡檢查也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和時間。

于教授的研究著眼於開發成本較低、更簡易的方式測試結腸癌,例如為病人驗血或化驗糞便。這種分析可以現場應用,透過流動診所就能將測試帶到偏遠地區;而住在城市的病人只需到普通診所就能快速測試,大大提升患者配合的程度。

于教授和她的團隊朝著這個方向研究,成功協助找出了兩個癌症標誌物──miR-92a和miR-135b。兩者都屬於一個非編碼核糖核酸(簡稱RNA)家族的大分子,是診斷結腸癌的有用指標:miR-92a和miR-135b的水平越高,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越大,高水平人士中有七至八成都確診為患者。

于教授指出:「通常患者到了看醫生時,已經是後期階段,控制病情的機會很微,唯一的選擇是開刀動手術。我們需要在早期辨識出患者,最好方法是化驗或無創傷性方式的診斷工具。」只要能及早診斷,就能在惡化之前移除腫瘤,減低這種癌症的死亡率。

于教授任職於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她和同事在2008年開始化驗病人的糞便是否存在miR-92a,並在2012年在Gut發表研究結果。檢測糞便中的腸癌標誌物,比起血漿的標誌物更可靠。于教授同時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應診,她在工作中發現另一個分子miR-135b也能測試出患者的後期腺瘤,今年內發表了調查發現。

于教授已為這兩個腸道癌症標誌物申請專利,並與一間深圳公司合作將標誌物開拓為測試工具,首先是較早發現的miR-92a,日後亦將加入miR-135b。

這種測試方式成本低而方便,少量的糞便樣本(約200至300毫克)即能隔離並辨識miR-92a和miR-135b。這兩種癌症標誌物都是由腫瘤組織產生,而非由細菌、食物或糞便中的正常細胞所產生。于教授表示:「當我們發現這些標誌物時,實在興奮不已,因為這樣可以幫到很多患者,造福整個社會,挽救更多的生命。」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