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突發致盲眼疾,中大專家前線作戰
2014年2月
如果你是年近五、六十歲的華裔女士,患有遠視,適逢流感期而正在服用感冒藥,天色逐漸轉黑,突然感到眼睛劇痛──你應該馬上到醫院檢查,因為這可能是由急性青光眼──一種可能導致視覺永久性損傷的眼疾引起,而上述條件更顯示你是急性青光眼的高危人士。
到了醫院後,你的眼科醫生很可能會使用譚智勇教授及其眼科團隊首創的技術為你進行治療。譚教授在中大擔任何善衡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一職,差不多二十年來一直處於治療青光眼的最前線。
譚教授和他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更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以治療急性青光眼這種與逐漸而緩慢惡化的慢性青光眼不同的,通常突然發病而且幾乎沒有先兆的眼疾。
香港是與這種眼疾作戰的最前線。華人和愛斯基摩人患上急性青光眼的風險十分高,是高加索人的五倍。全球六千萬名青光眼患者當中,四分之一是華人;單單在香港,就約有十二萬名青光眼患者,而其中七分之一的患者蒙受雙眼失明的痛苦。青光眼更是香港導致不可逆盲的主因,佔永久失明個案總數的四分之一。女性患上急性青光眼的風險較高,尤其是步入中年的女性。另外,遠視也是急性青光眼的一個高風險因素,這可能與遠視者的眼球「前房」在出生時已經比正常人更淺有關。
健康的眼球內,角膜、虹膜與晶體之間會形成一個空間,稱為前房;前房長期流動著被稱為房水的液體,為眼球前段的組織供應營養,因為位於眼球前段的角膜和晶體是沒有血管可以提供營養的。房水由睫狀體不斷產生並流入前房,經由角膜及虹膜之間海綿般的組織排出眼球。「閉角型青光眼」的形成,就是位於眼球前段的虹膜和角膜之間發生黏連,在房水流出的通道造成阻塞。
角膜與虹膜之間出現閉合時,房水便無法排出而屯積在眼球內,患者會因此感到劇痛,視力變得模糊,看光源時會見到周圍出現光環。瞳孔放大是引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常見原因。傍晚時分尤其是在冬天的傍晚,環境變黑令瞳孔變大,加上流感藥物的作用會促使急性青光眼發生。當急性青光眼突然發作時,眼球內的壓力(簡稱眼壓)在幾小時內可以急升至正常的五倍。不及早求醫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視覺受損,甚至失明。
譚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的激光手術利用激光令虹膜收縮,使眼球內房水流出的結構回復正常。這個被稱為「氬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ALPI)的治療方法可以降低眼壓,以緩解這種疾病的症狀。
傳統的治療方法需要患者留院,並在幾個小時內持續通過靜脈滴注強效藥;而接受激光手術的患者可以作為門診病人,在一小時內完成手術離開醫院。這樣亦可避免使用藥物治療,因為這些藥物可以降低血壓並引起心臟問題,對患者尤其是年長患者構成威脅。
譚教授已經在一系列的臨床研究中展示了這種激光手術的有效性。他表示:「新技術令人興奮,因為我們大大簡化了治療程序。」這種激光手術現已成為治療急性青光眼的其中一個標準而且普遍被使用之方法。
另一方面,譚教授亦開展了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一種在華裔中常見的青光眼類型)治療方法的研究,以進一步簡化其治療的方法並提高治療的效果。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傳統治療方法是在眼白通過手術開一條「通道」,讓房水流出。但這會增加患者眼部感染的風險,而且會在手術部位使用某些通常用來治療癌症的藥物來阻止「通道」癒合。幾乎一半接受過傳統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後會出現大大小小之不同併發症,而白內障就是其中經常出現的併發症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摘除和更換出現白內障的晶體是必要的治療。
譚教授領導的三項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已經證實,摘除晶體並植入人工晶體,同時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和白內障,長遠而言是更好的治療方法,而且只有百分之四的病人在更換晶體後出現併發症。譚教授指出:「成功移除晶體可以避免很多潛在的併發症,減輕病人蒙受的痛苦。」
譚教授表示:「希望日後我們對青光眼的成因和相關的遺傳因素可以有更多的了解。」他亦希望現代醫學可以提供新的治療方法,最終可以恢復由青光眼帶來的視覺傷害。譚教授表示:「最大的挑戰就是逆轉青光眼對視覺造成的損傷,如今我們唯一可做的只是阻止病情惡化,也許在未來的十年,幹細胞研究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