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春‧夏
讓資優學童盡展所長 研究顯示,這班學童大體上在學習和情緒方面都適應得較好,但這是否限於 「老師眼中」資優一群的特徵呢?陳維鄂敎授表示,無可否認,還有很多「資優」的 問題,包括先天品賦與後天培養的關係等,至今仍未有答案。然而,了解有甚麼 與生俱來的優良資質並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資優生人盡其才。因 此,在香港這個特定的文化環境中,我們不單要研究如何界定和鑑別「資優」,更 要深入探討其他問題,諸如適用於資優生的課程設計,能結合實踐的資優敎育研 究,資優師資的敎育、訓練及經費等。• 陳維鄂敎授(左二)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學哲學博士,其研究 興趣包括壓力及應付方法、健康與心理病理學,以及資優敎育與優良資 質發展。 張炳松敎授(右二)獲美國柏杜大學頒授博士學位,其專研範圍在自 我概念、創造力、成就動機、心理社會發展,和資優敎育。 鄭佩芸敎授(左一)在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研讀敎育心理學及特殊敎 育,獲頒哲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興趣為識字能力之發展與障礙、認知 理論與天才,以及跨語言學習。 楊碧樺女士(右一)在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修獲碩士學位。她的研 究興趣涵括輔導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多文化教育、美藉亞裔之心理 學、創造性與天才、幼兒心理學等。 3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