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秋‧冬

內地與香港之間的商貿也涉及越境賄賂。根據香港廉政公署 一九九三年七月公布的調查顯示,五十家以內地為生產基地的香 港企業所付出的越境賄款,約佔它們的經營成本百分之三至五。 《防止賄賂條例》授權廉政公署調査在香港發生的貪污賄賂活動: 而香港正考慮應否仿效美國,立例讓廉政公署可以處理越境貪污 賄賂的問題。 事實上,中國內地也極為關注貪污現象,國家總理辦公室便 曾經頒布《防止貪污指引》。這些指引連同前述的港美法例,理應 可以提供足夠條件,消滅三地的越境貪污賄賂活動。然而,現實 情況遠非如此。 貪污觀感指數顯示情況惡化 「國際透明」是設於德國柏林的志願機構,以反貪污為己任, 專門編製及發放各地的貪污觀感指數。該指數綜合各地商人、政 治分析員,以及居民的主觀評價,以十分為滿分,分數愈高,當 地的貪污程度愈輕。從下表得分來看,香港、中國內地和美國的 貪污情況愈來愈嚴重,有必要探究背後的因由。 貪污觀感指數 1980-85 1988-92 1996 1997 美國 8.41 7.76 7.66 7.61 香港 7.35 6.87 7.01 7.28 中國內地 5.13 4.73 2.43 2.88 資料來源:國際透明 道德規範如何運作 道德規範對跨境商貿活動的影響,可從三種不同的角度來審視。它們是文 化相對主義、普世主義和處境化共有規範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在這項研究中,意指不同國家的商貿行政人員持有不同的 道德準則。 普世主義在這項研究中,意指商貿行政人員不論在何地開展業務,都會 恪守本身的一套道德準則。 處境化共有規範主義則指商貿行政人員雖然有本身的一套道德準則, 但在處理與道德有關的實際問題時,卻會充分考慮環境因素。 至於哪一種道德規範更能解釋商貿行政人員的越境賄賂行為,則 須評估他們的文化背景、行賄安排、經營環境,乃至這三項因素的 互動影響。 要是越境賄賂明顯受到他們的文化背景所影響,即表示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規範。譬如香港和新加坡的社會不 容貪污賄賂的行徑,一些東南亞地區對收規行賄卻習以 為常,這就印證了文化相對主義。 如果商貿行政人員的行為在不同的經營環境 之下,都沒有顯著的區別,即表示他們在各地 都恪守本身的道德規範。譬如美國公司的僱 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秋•冬 4 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