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校長沈祖堯在2011年新生入學禮上,發表題為「互倚互助、息息相關──地球村裡的權利與義務」的演講,歡迎新一屆學生加入中大。
互倚互助、息息相關──地球村裡的權利與義務
首先,歡迎各位來到香港中文大學。
選擇在這兒展開校園生活,修讀自選的課程,加入心儀的書院,這些大抵是你人生中頭一回做的重要決定……我想告訴你們,這些決定做得非常精彩。在這兒,你將探求新知(無論是普通常識還是專業知識),學習社交技巧,你將會由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蛻變成熟,成為足可肩負一己生命重任的成年人。但是,各位剛踏入大學門檻的年輕人,我必須告訴你們,你們要做的遠不止此。
我們的世界已和昔日不一樣了。一個國家的財政動盪足以左右四方各國的經濟生態;一個國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足以影響全球氣候,從而禍及鄰國的植物和牲畜;一個城市爆發的傳染疫症,短短數天便可擴散多國,甚至渡洋越洲。凡此種種,都令我們明白和省察到:我們正生活在地球村裡。
世界雖小,人與人之間卻可有雲泥之別。全世界過半財富落在百分之二的人口手中:源於西方的工業化,在兩世紀內擴展全球,導致部分人收入驟增,造成貧富懸殊,不過,這問題數十年前還未至如斯惡劣。今日,多得手提電話、互聯網、維基、面書、twitter等,溝通聯絡、取用資訊都只是彈指間事,世上已沒有私隱秘密可言了。
話得說回來,世界似乎是比以前──譬如說一百年前──變得更好。儘管收入財富分布極度不均,人壽差異卻在縮小。天花絕跡,小兒麻痺症衰微,衛生改善,我們(包括非洲和南亞的人)都活得更長壽。還有,更多人有能力上學,文盲人口減少。不過,教育水平提升了,我們自然期望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不幸這並非理所當然。在我們那一代,可接受大學教育的中學畢業生只得百分之四,今日是百分之四十,然而,工作機會和事業前景看來都變得更黯淡。總括而言,世界是變了,而且變得愈加急劇。我們須怎樣回應呢?
在這個互倚互助、唇齒相依的世界,我們要理解生而為人的權利,更要懂得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在中文大學,我們有獨特的書院制、有通識教育帶給你廣闊的視野,讓你認識世界和人類的文明;我們有完備整全的社會服務和活動,提供廣泛的機會,讓你投身其中,學習和體味人世的甜酸苦樂。我鼓勵大家多參與這些活動,不是為了爭取學分,或為增厚履歷,而是為了窺悉人間實況,預早認知校園以外大家日後面對的現實世界。
Hakan Altinay在他的書Global Civics裡說:「如果二十一世紀的大學沒有為學生提供機會和工具,讓他們討論和認識一己對人類同胞的責任,確立南針,以在日後領導他們在全球相牽相連的怒海上航行,那便辜負了大學的使命。」我會加上一句:「如果大學生在離開校門時還沒有省察到自己對他人和整個世界既有權利、復有義務,那麼,他們便辜負了在求學階段修己達人、為踏足現實世界作好準備的機會。」
各位中大同學、這個大家庭的新成員,請向世界張開你的心目,和我們一起了解地球的問題,嘗試把地球變得更美好。了解非洲愛滋村的赤貧,照顧四川地震災民,體驗香港新移民的生活,和幫助香港的少數族群……。參加我們的服務計劃,體驗這一切一切。透過講座及工作坊,我們將深入討論世界性議題及人類價值,也會在校園實踐社會企業責任。我衷心希望在這些活動中見到你。
我將引用一段林語堂解釋《禮記‧大學》章句的一段作結:
高等教育的目標在於保存人高尚的品格,在賦予人民新的生命,在止於完美之境。知道止於完美的境界之後,對人生才有固定的宗旨。對人生有了固定的宗旨,才能得到心境的寧靜。得到心境的寧靜之後,才能安然自處。能安然自處,才能用心思考。能思考,才能有所知。物體之組織是由基礎及高層所構成,而每件事務之演變上也是有其開始,有其終結的。因此了解事物之正常關聯的順序,乃是智慧之始。
社交網路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