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中文大學出版社開拓新 詹德隆 一般來說,大學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就有 設立出版社的必要。當越來越多敎師認爲出版 學術論著甚爲需要,但以論文形式出版又未足 以盡載他們的硏究成果時,成立大學出版社, 專門出版有學術價値的書籍會是一個很自然的 發展。中文大學創校十四年後,發覺時機已經 成熟,於一九七七年正式成立了大學出版社。 在這之前,大學的出版工作由本 出版部負責。 決定成立大學出版社並不困難,但執行這 項決定卻不容易。中大出版社成立之初所遇到 的兩大難題—選稿和經費問題,到今天仍然存 在,但情況已逐漸改善,這方面當感謝前任社 長黎明先生的努力,以友由大學校長任主席的 敎務會大學出版社委員會 領導。選稿和經費 之間,自然不會全無關係。經費不足,很可能會 迫使中文大學出版社放棄出版一些學術價値極 高但讀者有限的專門書籍。當然,我說的也並 不是絕對的,因爲中大出版社實際上是出版了 一些這類書籍。而且,可能的話,我們還會多 出一些。中大出版社旣然是一個學術出版社, 在決定是否採納稿件時,應該只根據兩項原 則:第一,來稿是否有學術價値;第二,該書 的出版是否有助於提高中文大學的學術地位, 是否適合由中大出版社出版。但是由於現實的 經濟情況,我們不得不像世界各地的學術出版 社一樣,考慮稿件的時候還要顧到第三項原 則,也就是說出版成書之後的銷路。我們不是 堅持要達到很高的銷售量,但總不能不斷出版 一些只能售出數十册的書籍。可喜的是這種情 況現在已很少。 至於經費方面,中大出版社於一九七八年 以資金三十萬港元設立一獨立的「出版基金」。 一切出版開支,除了職員的薪金外,都由基金 支付,另一方面,售書所得都撥入基金之內。 因此,基金的增減,可以顯示出版社的業務發 展狀況。出版社目前 經濟狀況比 往任何時 候都好,至上一財政年度結束時,「出版基金」 已增長到二百三十餘萬港元。假如基金今後仍 然像過去四年一樣不斷增長,這就顯示出版社 已能出版一些銷路較好的學術書籍了。 在選稿方面,需要考慮的兩大主要問題就 是上面所說的判定稿件的素質及其出版後能否 提高大學的學術地位,而這方面 工作並非由 出版社的編輯人員決定。選稿的責任實際上是 由敎務會大學出版社委員會屬下的編審會議擔 負,編審會議則直接對敎務會負責。事實上 就算編審會議的成員,對於審稿的工作,也需 要另外邀請有關學科的學者及專家評介。編審 會議再根據評審人的意見,決定是否接納。通 常每份稿件最少都經由一位屬於該 專家 審閱,必要時,更多邀請一至兩 專家提供意 見。這個程序需時三至六個月,如稿件內容非 常專門,則需時較長。 大學出版社的工作程序十分簡單。編審會 議通過接納某一稿件後,出版社即與作者簽訂 合約,根據合約,作者可得十分之一的版稅收 入。我們對所有作者都是一視同仁的,合約的 條件並不會因作者學術地位的高低、著作的長 短、內容的繁簡而有所差異。簽訂合約後,稿 件就會交到出版社的編輯及製作部門,立即進 行編印工作。稿件經排版後,我們就會把校稿 送給作者校對。至於編輯上的小問題,我們也 會與作者商議。從簽訂合約到書本出版,需時 約十二個月,若把審稿的三至六個月時間計算 在內,則共需一年半。在北美洲,出版書籍往 往需時兩年,用他們的標準來看,我們製作所 需的時間可說是相當合理的。 在我接替黎明先生出任社長時,大學出版 社在社會上已有很好的聲譽。而出版社本身, 16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