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主任鄧慧蘭教授說:「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手語研究時,我接觸過的聾人中,許多都不能寫、不能講,中英文都不行,讓我非常驚訝。為甚麼會這樣的?聾人真的沒有語言嗎?其實,他們都有語言,只不過是手語。但因為種種原因,手語並未受到重視,因此他們未能通過手語得到理想的口語發展機會。」
造成聾人有聲難語,有目難讀,源於一般人各種對聾人的不了解或對手語的誤解,以下是常見的謬誤。
謬誤︰聾人是啞巴
真相︰聾人是可以說話的。可是,聾人假如腦中根本沒有扎實的語言知識,或者沒有有效的語言訓練,就很難發展語言。
謬誤︰聾人都懂得手語
真相︰如果聾人教育過程不主張手語,那聾人接觸手語機會就很少,就不了解手語。目前很多主流聾生都不懂手語,或藐視手語,覺得自己不應該學手語。
謬誤︰聾人改習口語有助社會共融
真相︰1880年米蘭舉行第二屆國際聾人教育會議決定棄用手語和聾老師去教育聾人;主張聾學生應盡量用口語,原因是要融入社會。這個理想的指標難以完全實現,因為聾人礙於先天的局限,語言信息不足,單靠口語學習,效果難以理想。結果是,聾人教育辦得不好,學生語文能力低,有許多科目無法修讀。長期落後,令他們自卑內向,有礙融入主流社會。經過一百三十年,2010年,在溫哥華舉行的第廿一屆國際聾人教育會議開幕禮上,大會向全球聾人道歉,指當年的決定是錯的。
謬誤︰手語會降低語文能力
真相︰根據研究,參加手語口語雙語教育共融計劃的小學生,他們的香港手語、口語和書面語的發展是彼此互有關連,而且相輔相成,手語學得好,有助口語和書面語的發展。
謬誤︰手語是全球統一的
真相︰世界各地和不同的聾人群體,會因應本身的需要而發展自己的詞彙及表達方式,發展自我體系的手語。(見《香港手語字典》)。
謬誤︰手語只是手勢,不能表達複雜意思
真相︰1960年代出現手語語言學,透過語言學分析手法,已證明手語其實是自然語言,只是跟口語和書面語表現形式不同,例如一般口語是單向序列的,手語則可在同一時間表達多於一個概念,這證明手語一樣有完備的語法及結構,是人類傳情達意的成熟工具。
人道年獎敬獻聾人社群
建設無止橋,可以方便窮鄉僻壤的村民對外溝通。建設無聲橋,則可以打開聾人的心扉和眼界,與健聽世界保持連繫。十多年來致力語言學研究,以實踐手語口語雙語教學、聾健共融教育為己任的鄧慧蘭教授,於5月下旬獲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電台頒授2013年香港人道年獎,表揚她以實際行動協助聾人締造幸福生活,充分體現人道精神。
鄧教授說︰「這個獎不屬於我,而是屬於我們中心的每一位成員。沒有他們,我就無法欣賞到手語所蘊含的豐富語言特性。我希望透過人道年獎這個平台,能夠讓更多社會人士明白,語言,無論手語或口語,都會影響聾人的個人發展和其自身價值。」她希望大專院校除了支持手語及口語支援服務外,更可以共同尋找增加聾人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
不畏艱辛,敢於嘗試,是鄧教授孜孜於科研,並且戮力開展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共融計劃)的寫照。回想七年前進入主流小學試辦嶄新教學模式,她心中不無忐忑,因為只有理論根據,要取得實證,唯有摸着石頭過河。不過她深信︰「聾學生面對的其實是溝通問題,只要掃除障礙,他們一樣學得到。」
開心校園
幾年下來,成果漸顯。「學生很開心,很有自信。家長好感恩,覺得手語雙語共融教育是聾人教育的將來。在這裏,聾孩子學到手語,協助他們學習和吸收知識,也學到口語,能夠與人溝通。講得差不打緊,因為也有好的書面語。健聽家長則慶幸子女學懂兩件事︰手語和關愛。有時學校透過廣播發放消息,健聽學生會主動站出來做手語傳譯,照顧聾同學的需要。」鄧教授欣喜地說。
手口並用
要聾健學生全面共融,關鍵在於聾學生的人數。鄧教授指出︰「主流學校有大量口語,故此,安插聾學生進去的人數要達到一個臨界量,製造足夠的手語輸入,目的是營造雙語(自然手語和口語)的語言環境,產生豐富語言信息,以利學生吸收。」共融計劃在2006年獲香港賽馬會資助,於平安福音堂幼稚園(牛頭角)及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逐步展開,每級各有一班加入約六名聾學生,現時兩所學校分別有十一名和三十七名聾學生。上課時,每班除了有一名健聽老師,還有一名聾老師,聾健兩老師共同備課,協作執教,無分彼此。
雙贏模式
雙語教學的好處是可以互補長短。鄧教授舉例說︰「聾學生往往覺得常識科最困難,只靠聆聽很難理解,如有聾老師打手語解釋,便容易掌握。有時候,健聽學生聽不清楚,也會把目光移到聾老師身上。」此外,她還有其他收穫︰「在研究初期,我們比較關心聾學生的雙語發展。後來發覺,雙語模式不止是聾學生受惠,健聽學生的手語也一直在發展,成為手語雙語人。我覺得這個是雙贏局面。」
除了語言有進步,學業成績也理想。最近,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訪問了百多名家長,調查他們在主流學校就讀子女中英數三科的成績,發現合格比率只得百分之五十至六十。但參加共融計劃的聾學生,合格比率則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
嬰兒手語
其實,幼年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鄧教授認為要好好把握︰「有家長覺得手語很容易,可以等到口語發展有嚴重障礙時才學手語,其實,到語言習得關鍵期過後才接觸手語就已經太遲了。助聽器和人工耳蝸雖有助改善聽力,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若能及早給予聾孩子兩種語言,便可以幫助他們有健康的發展。我們的夥伴學校—平安福音堂幼稚園(牛頭角)就是專門為聾幼兒提供手語雙語教育,為升小學做好準備。我們另設有嬰兒手語班,現時已經有二十五名家長帶同他們的聾小孩來學手語,盡早讓他們在無障礙情況下吸收語言信息。」
未來計劃
這個計劃獲香港賽馬會資助八年,將於2014年7月完結。鄧教授說感動的是兩所學校仍然願意一同發掘資源,繼續行這條共融的路。她實在希望社會各界有心人士可以給予兩校多一點的支持,讓學生有足夠的支援,健康成長下去。
今年7月,共融計劃將會有第一批小六畢業的聾學生。位於馬頭圍的主流中學聖母院書院已經答應,在未來六年與中大攜手試行共融計劃。暑假過後,聖若翰小學畢業的六名聾童將一起升讀該校,他們的部分健聽同學也有申請入讀聖母院書院。鄧教授感謝利希慎基金捐助,發展這間中學的共融教育。至於小學的共融計劃,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會聯同學校籌募經費,更加希望這計劃可以納入政府資助範圍,繼續把聾健教育發揚光大。
榮譽和推崇
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局列入傑出融合教育例子資料庫,為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政府决策者、學校、老師和持份者提供國際上成功的融合教育例子。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在過去一年,亦開始把這計劃介紹予聾童的家長,特別是那些已確定幼兒有聽覺障礙的,如能盡早幫助孩子並行發展口語和手語,便不會錯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長路漫漫
學生懂事,肯認真學習,是每位老師最感欣慰的事。而在鄧教授心中最牽掛的則是將來。她歎道:「現時有很多優秀的聾學生只能接受職業訓練,學習修甲和理髮等,與大學無緣。不過,再過六年,我們將會有一批手語、口語和書寫能力俱佳的聾、健中學畢業生。相信這些聾學生也可以有資格報升大學吧。只是,他們進入大學後又能否得到有效的支援呢?我們眼前還有一重重的關卡需要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