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作育英才:美深造12年返港 盼啟蒙科研人才

    Media: Wen Wei Po
    蔡宗衡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科學家,非常感謝父母支持自己從事當時不被看好的科研工作,到美國進修深造,一去12年,終學成歸來,期望善用知識回饋本港社會,啟蒙學生、作育英才。
  • Hong Kong not nurturing its scientists or their research, says winner of Croucher Innovation Award

    Media: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is failing to recognise and support home-grown scientists and their research, said a winner of a HK$5 million grant for promising research.
  • 生物納米技術 冀助治療腎病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80後年輕科學家、中大首位「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得主蔡宗衡,針對慢性腎病治療技術,解構體內「生物納米」相互作用,希望在5至10年間成功發展納米粒子輸送技術偵測及治療腎病。他又冀港府投放更多資源予年輕一代及發展「香港製造」科研工作。
  • 「十優」科學家冀政府大力推科研

    Media: Sing Tao Daily
    剛獲頒今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的中大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背景大有來頭。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的他,二○○○年在中學會考考獲十優佳績,隨後負笈美國取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作為「八十後」年輕科學家,蔡宗衡認為,隨着創新科技局及港科院成立,有助鼓勵年輕人投身科研及增加港產科學家的交流,但直言社會經濟結構已改變,倘若政府不大力推動,將會失去不少科研專才。
  • 年輕學者奪前瞻科研獎 納米粒子送藥至腎臟

    Media: am730
    腎病一般沒有徵兆,當發展至末期腎衰竭時,患者只能靠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中文大學學者成功發現一種納米粒子與腎臟之間,會產生一種相互作用,有助日後發展納米粒子輸送技術,將藥物可針對腎臟直接送藥,讓患者可及早治療,減低他們的痛苦。有關研究更獲得2016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 裘槎科研獎:蔡宗衡研納米粒子偵測腎病

    Media: Wen Wei Po
    生物納米技術發展蓬勃,現今科技下可以利用納米粒子將藥效注入身體,然而進入身體後會流向那個器官,目前所知不多。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成功發現,75納米(nm)大小的粒子經靜脈注射後能累積在腎小球膜上,繼而可大量進入系膜細胞,為腎臟相關疾病的檢測診治技術開創新一頁,因此榮獲2016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 研藥救人更多 決棄醫讀化學

    Media: Wen Wei Po
    研究納米粒子及慢性腎病取得突破,更成為中大首位「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得主。蔡宗衡笑言,過往自己一度從事抗癌藥項目,無意中發現抗癌藥於腎臟分解的現象,轉往新研究方向的契機全屬巧合。他本身為千禧年會考十優狀元,指小時候一直夢想行醫,但升大學後想到,比起當醫生直接治療病患,從事藥物及醫療設備研發能救助病人或更多,決心棄醫轉讀化學工程,走上生物醫學工程師科研路。
  • 研「生物納米」 中大助理教授奪獎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生物納米技術為治療新趨勢,納米粒子可盛載不同成分的藥物,要成功發揮治療效果,在人體內準確輸送至為關鍵。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發現,一種納米粒子能與腎臟產生「生物納米」相互作用,經靜脈注射後可累積於腎小球膜,繼而大量進入系膜細胞,有助日後發展針對腎臟的納米粒子輸送技術。他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是中大首名學者獲此獎項。
  • 80後學者研納米粒子送藥治病

    Media: Ta Kung Pao
    創新及科技局和港科院相繼成立,本港科研人員對其寄予厚望。土生土長“80後”科學家蔡宗衡期望,政府能增加研究經費,以及提供更多資源及獎學金,鼓勵中學生投身科研,向本港家長傳達“科研其實有出路”的強烈資訊。這位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憑研究納米粒子科技傳送藥物抑制有害細胞,獲得本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 解構人體生物納米 中大學者首獲裘槎獎 研發光探測器 偵察腎病

    Media: Sing Tao Daily
    生物納米技術近年發展迅速,專研納米粒子與人體器官組織相互作用的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早前成功解構體內「生物納米」相互作用,有助日後發展針對腎臟的納米粒子輸送技術,令慢性腎病患者及早進行治療,減低他們承受的痛楚。是次研究結果為他帶來今年度的「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下一步將研究設計用於體內檢測及治療腎臟疾病的納米粒子。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