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 台處理出軌事故 顯港軟實力優勢

    Media: Sing Tao Daily
    四月二日台灣花蓮發生嚴重鐵路事故,滿載乘客的火車與從山坡滑下的工程車相撞,造成四十九人死亡,包括年輕的火車司機。台灣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翻看列車的「黑盒」,了解到司機看到工程車時已盡全力煞車。死者已矣,台灣鐵路管理局堅持殉職司機英勇盡責,然而,卻有部分人認為司機若於意外發生之前能及早慢駛,撞擊力便會大大減輕,死傷人數便不會如此慘重。雖然筆者對此評論不盡同意,但這一說法也是當頭棒喝,引發幾個技術問題:為甚麽司機是唯一的把關者?為甚麽到了最後七秒鐘,他才知道前面有失事工程車?這些問題,也值得香港設計運輸糸統的人思考。
  • 中大研 AI 助篩查新冠病人徵狀 40 毫秒完成 準確率達 96%

    Media: On.CC
    人工智能或可協助診斷新冠肺炎!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系統(AI),可快速及準確地自動檢測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上的新冠肺炎感染徵狀,其準確度高達96%,料可用於診斷、監察治療病情進展及預測治療成效。。 
  • AI system ‘rapidly and accurately’ detects Covid

    Media: RTHK English
    The Chinese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that it says can detect Covid-19 infections in tomography images, computer-generated cross-sections of people's bodies. It says the rapid and accurate system is already being used on the mainland and in Germany. One of the ...
  • 中大AI 「驗毒」 40毫秒即知

    Media: 文匯報
    香港中文大學昨日表示,中大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系統(AI),可快速自動檢測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上的新冠病毒徵狀,準確度高達96%,料可用於診斷、監察治療病情進展及預測治療成效。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助理教授蘇宛彤表示,AI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傳統臨床閱片流程上,醫生檢查一個CT影像需時約5分鐘至10分鐘,而AI在40毫秒內即可完成,可提高臨床診斷效率及減省相關人手。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余俊豪則指,現時AI主要收集未變異的病毒數據,相信如未來再有變種病毒相關確診個案,可加入AI系統內
  • AI分析新冠患者CT影像 僅0.04秒揪出肺部病灶

    Media: Sing Tao Daily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AI)系統,可快速及準確地自動檢測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上的新冠肺炎感染病灶,為臨牀醫生提供即時可靠的診斷結果,而系統亦僅需四十毫秒,即百分之四秒內即可準確評估整個三維CT影像,較傳統的臨牀閱片流程需時五至十分鐘更具效率。該項研究近期已發表在「Nature」旗下綜合期刊《npj Digital Medicine》。
  • 中大研發AI分析CT影像 僅0.04秒辨別病灶位置 有助判斷出罕見病情

    Media: 蘋果日報網
    疫情下為病人「照肺」是其中一項找出確診者的重要方法,但解讀醫學影像需時,難免對臨床工作造成負擔。中大工程學院及醫學院組成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人工智能(AI)系統,可自動檢測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上的肺炎病灶,平均每次僅需0.04秒即能辨別病灶位置,並計算出佔全肺範圍比例,便利醫生分析及診斷。團隊預料,系統可大幅提高相關診斷的效率,協助監察病人病情變化,並減少人為失誤。
  • 新選制有深意 科技創新受重視

    Media: Sing Tao Daily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修訂,筆者對此表示支持,希望政府盡力向公眾進行解說工作,盡快啟動立法程序,讓接下來多個選舉可以有序進行。筆者特別留意到,新選舉制度反映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也顯示創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作用會加強。
  • 中大開發AR復康訓練系統 中風患者足不出戶完成復康訓練

    Media: TVB
    中大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AR復康訓練系統,給中風患者使用,只需要簡單配件,患者足不出戶都能夠完成復康訓練。 中風患者雷世文稱:「中風初期,例如你躺在床上想轉身,也要很長時間。」
  • 藍色能源再現突破 港研水管納米發電

    Media: 星島創科版
    歷史上人類以水力發電,往往利用水從高至低的動能,海洋佔據地球面積約七成,海浪有巨大能量,卻難以採集,尤其是從不規則和低頻率(<5Hz)海浪採集能量,更加困難。 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研究熱潮,從2012年美國華裔學者王中林教授研發首部TENG開始,工作原理是通過摩擦起電效應和靜電感應效應,微小機械能可轉換為電能,由於可把海浪轉換成電能,被廣稱為「藍色能源」,成近年的熱門研究項目。
  • 中大工程學院研發水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 高效收集海洋能

    Media: 香港商報網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一款水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能夠將多種不規則低頻機械能,包括海浪能量,高效地轉換成電能,為開發「藍色能源」提供嶄新路向。 海洋佔據著地球表面面積約七成,是最大的能量儲存體。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海洋發電,解決世界能源危機及火力發電產生的污染問題。納米發電機是開發機械能發電的關鍵技術之一,它主要分為壓電、摩擦及熱釋電三種,其中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是利用摩擦起電和靜電效應,把兩種材料相互摩擦時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