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訂閱    列印此頁 列印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中大醫學院訂立亞洲首個「三維骨質量標準值」
有助及早診斷骨質疏鬆及預防骨折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預計2050年有超過六成人口年齡超過50歲1,隨着年齡增長而患有骨骼及肌肉相關疾病之人數也會上升,當中因骨質流失而引致骨骼脆弱兼容易折斷的骨質疏鬆,更不容忽視。有見骨質疏鬆造成的威脅,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醫學院進行一系列研究,冀透過發展先進的診斷工具和創新的預防計劃,減輕骨質疏鬆對患者所帶來的影響及醫療負擔。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透過使用提供高清三維 (3D) 圖像的「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在多年臨床研究的基礎上,訂立亞洲首個「三維骨質量標準值」,訂出華人男性和女性於不同年齡組別的骨質密度標準,有助發展及早診斷骨質疏鬆問題的方法及評估骨折風險,讓患者提高警覺,盡快作出應對以減低跌倒兼骨折的風險。這些研究結果剛於醫學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發表。

每年1.5萬宗骨質疏鬆骨折個案 一年內死亡率高達兩成

根據統計顯示,本港每年有1.5萬宗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的個案,他們於隨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兩成,較同齡沒有骨折的2%死亡率為高。因骨質疏鬆引致的骨折常見發生在手腕骨、脊骨和盆骨位置;其中,盆骨骨折個案預計於2031年將較現時增加一倍。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教授表示:「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的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但手術難度較高,術後復健亦較困難。故此,及早診斷出骨質疏鬆問題,提高患者警覺,減低他們因跌倒而引起骨折的風險至為重要。」

中大引入先進診斷儀器 訂出亞洲首個骨質密度理想指標

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 (DXA) 是用作臨床診斷骨質疏鬆症的傳統標準,透過DXA的全身掃描可以分析身體組成成分,包括身體脂肪量、肌肉量和全身骨密度等。但DXA只能提供二維 (2D) 影像,所呈現的骨質密度數據,不足以準確預測患者因骨質流失引致的脆性骨折風險。

為解決此問題,中大引入HR-pQCT三維骨質檢測儀器,透過進行體外掃描,更精確分析骨微結構和鬆質骨的密度,以計算病人的骨強度。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早前進行研究,透過HR-pQCT收集逾千名市民的骨質密度資料,訂立了首個亞洲華人「三維骨質量標準值」。研究人員於2015年至2017年間為1,072名20至79歲的健康人士進行HR-pQCT檢測,量度他們遠端橈骨 (近手腕位置) 和脛骨 (即小腿骨) 骨質密度,製作出男士和女士於不同年齡組別最理想的骨密度指標。

透過研究結果所製訂的骨密度指標,有助醫護人員臨床判斷接受檢查者的骨質流失問題是否嚴重,並預測他們的骨折風險,並可在毋須抽取骨活組織的情況下,定期監測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的骨密度變化,以研究治療成效。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秦嶺教授補充:「HR-pQCT有助發展早期骨質疏鬆診斷,並鑒別診斷不同性質的骨代謝疾病。除可評估手足關節外,儀器也可用作評估膝關節,對骨關節炎的診斷和療效評估提供了新方法。」

加強肌肉鍛鍊 減低因跌倒而導致骨折風險

事實上,人體的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物理機能都會隨着年齡增長而退化。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總監郭志銳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男士較女士更常出現『少肌症』,此症患者肌肉力量和韌度減弱,身體平衡力轉差,從而增加他們跌倒和骨折的風險。所以公眾也需注意『少肌症』這個引致骨折的風險因素。」

骨質疏鬆症患者即使因輕微碰撞而跌倒,也有造成骨折的風險。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副教授張穎愷教授指出:「為骨質疏鬆患者確診後,最重要是強化他們的肌肉,減低他們因跌倒而骨折的風險。除運動外,我們於臨床研究亦發現非藥物的生物物理干預治療,例如『振動治療』,亦有效增加肌力和改善平衡力,使因跌倒而引致骨折的機會率下降40%。」
 
社區推廣防跌 發展跨學科及跨地域研究
 
為提升公眾對預防骨折的認知,中大醫學院一直在社區舉行不同的推廣活動,例如為長者及社區工作者提供防跌倒訓練。未來亦希望進行更多跨學科及跨地域研究,加強骨質疏鬆性骨折、少肌症和骨性關節炎等的預防及治療工作。

1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亞太地區年鑒 (2013) https://www.iofbonehealth.org/

中大醫學院利用「3D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訂立亞洲首個「三維骨質量標準值」。圖左起: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教授、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總監郭志銳教授、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中大卓敏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研究教授鄭振耀教授、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秦嶺教授及該學系副教授張穎愷教授。
中大醫學院利用「3D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訂立亞洲首個「三維骨質量標準值」。圖左起: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教授、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總監郭志銳教授、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中大卓敏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研究教授鄭振耀教授、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秦嶺教授及該學系副教授張穎愷教授。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左)呼籲年輕人要注意均衡飲食及多做運動,減低日後患上骨質疏鬆的機會。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左)呼籲年輕人要注意均衡飲食及多做運動,減低日後患上骨質疏鬆的機會。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教授解釋,「3D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能顯示骨骼的微結構,有助早期骨質疏鬆的診斷。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教授解釋,「3D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能顯示骨骼的微結構,有助早期骨質疏鬆的診斷。

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透過進行體外掃描,更精確分析骨微結構和鬆質骨的密度,以計算病人的骨強度。圖為研究人員示範為骨質疏鬆患者進行HR-pQCT檢查。
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儀器,透過進行體外掃描,更精確分析骨微結構和鬆質骨的密度,以計算病人的骨強度。圖為研究人員示範為骨質疏鬆患者進行HR-pQ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