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榜上友名

知心能幾人
走進臨床心理學家郭碧珊的內心世界

2020年10月

郭碧珊是媒體界的寵兒──這位臨床心理學家不僅專業睿智,而且外型亮麗,報紙、電視、雜誌都喜歡採訪她,邀她分享灼見。這次我也有幸與她會面,自然要充分準備,仔細閱讀關於她的每則報道。

一番資料搜集過後,我腦海中整合出這樣一副形象:女王般的霸氣、名媛般的高冷,而且大有可能在辦公室放着一張華美的「弗洛伊德長沙發」。

正所謂「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是本次採訪給我最大的感悟。

踏進碧珊辦公室那一刻,我對她的先入之見頓時破碎:映入眼簾的是「奇先生妙小姐」色彩繽紛的玩偶、滿牆的「史努比」鑲框拼圖,以及噴着宜人香霧的香薰機(據悉是青檸、茶樹及綠花白千層的混合精油)。這與我的預想確是大相徑庭。

至於那張弗洛伊德的沙發呢?「沒有啦!你以為我們在拍《無間道》嗎?」她笑得爽朗。

碧珊(最右)於中大畢業典禮上與同學的合照

接下來跟碧珊的對話也是驚喜連連。我沒想到學霸如她──在中大共獲九次奬學金、本科以一級榮譽畢業、唸臨床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更是全班唯一獲登院長榮譽錄的畢業生──竟然有過一段考試不及格的「黑歷史」。

「起初我是入讀中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醫學一年級時考砸了最少一科!」她坦言:「單是記憶每科的醫學名詞已經相當吃力。特別是解剖學和組織學,對我來說根本就是用外星文寫的!」

碧珊很快意識到自己並非學醫的料子,便在1991年的聖誕節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當年從未有唸到第二學期便轉系的先例,因此當我告訴朋友師長這個想法,許多人立馬勸阻並叮囑我三思。但我的內心則告訴我:你不是一直都嚮往成為心理學家嗎?何不放手一搏?」

下定決心後,碧珊主動與醫學院和心理學系溝通,坦承自己的難處,並表達自己對心理學的熱忱。在勇氣與運氣加持之下,她在翌年1月成功轉系,成為心理學系的學生。

「如果我沒有邁出這一步,之後的人生肯定截然不同。」

碧珊對心理學的熱忱顯而易見:書本中色彩繽紛的螢光筆跡便是最佳證據!

碧珊於2000年讀畢碩士課程,先後在中大轄下的香港進食失調中心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工作,擔任臨床心理學家。這二十年間,她致力治療情緒病患和進食失調者,有時也會向公眾推廣相關知識並展開研究。

具體來說,碧珊從事的是基於實證的心理治療,主要是認知行為治療。簡而言之,認知行為治療是透過改變患者的思維以及行為,解決他們的困苦。「當人的思想過度負面或行為模式出現問題,例如逃避時,可能會令其感到困擾,亦可以嚴重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學習或工作,甚至出現常見的情緒病如抑鬱症或焦慮症。

「我會幫求診者辨識出他們的思想謬誤和有問題的行為模式,使用不同的技巧將之逐漸改變為更客觀、與現實更相符的模式。」

碧珊以一個生動的案例說明她如何在工作中應用認知行為療法:有位求診者患有嚴重的社交焦慮症,他跟碧珊描述一次令自己焦慮爆發的意外:有天,他不小心在快餐店打翻了一杯水。店裏的清潔工在他還沒來得及反應就風風火火跑過來為他抹乾濕掉的桌子。看似是件小事,卻再次強化了該名求診者的思想謬誤──很多人在密切留意他、評判他。

你也許會猜,治療師此時肯定會溫柔安慰,好言相勸,但碧珊接下來做的可能讓你大跌眼鏡──她給求診者佈置了一份「功課」。

「聽完求診者的情況後,我會為他們量身定製一份功課,下次覆診前完成。上述例子中,我鼓勵求診者光顧不同的快餐店,在每一家都假裝不小心打翻水,並記錄隨即發生的事。」

經過數次行為實驗後,患者帶着「佳訊」來覆診:根本沒有人在意他。「通過一連串的實驗,他最終發現人們根本不留心也不關心他的舉動,繼而意識到,當自己客觀地看事情時,本來的擔心都是杞人憂天。這就是認知行為治療的精妙所在。」

碧珊從事心理治療逾二十年,依然保持初心與熱誠

對於臨床心理學家來說,最棒的禮物無疑是解開求診者的心結,但過程有時卻是相當煎熬。「我對患者的痛苦身同感受,有時仍然會忍不住淚水。」

我不禁追問:在求診者面前忍不住流淚怎麼辦?「我想病人能感受到我真誠的關心、理解,並非壞事。我始終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痛苦是可以消減的。患者願意跟我敞開最私密的想法與感受,是我莫大的榮幸。可能正因為我找到工作的意義,所以從不會感到太沉重。」

雖然採訪持續了將近三小時,碧珊還有很多東西想分享——當天晚上,她在一張印有史努比圖案的單行紙手寫下一整頁補充資料,就訪談中某些的要點作更詳盡解說,再用手機拍下來傳送給我。筆記以歌神張學友《留住這時光》的兩句歌詞作結:

讓每點陽光  灑於你臉龐
令你的微笑  比花更盛放

我猜這就是碧珊從事臨床心理治療二十年依然熱誠不減的祕訣:把陽光帶進別人生命,並且珍惜每段相遇的緣分。

採訪/ronaldluk@cuhkcontents、christinenip@cuhkcontents
攝影/Eric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