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足跡-新界
1850年代以後,教會的傳教工作擴展到新界;大埔、西貢、馬鞍山、元朗及荃灣等鄉郊地區皆可見傳教士的足跡。
二十世紀初期,教會重整了對新界的傳教策略──除了設立固定的堂區外,更將整個新界區域劃分為東區、西區和離島區;其中,東區以西貢為中心,西區以大埔為中心。與港島與九龍半島的傳教活動相比,二十世紀早期的新界傳教活動有較多與中國傳統文化接觸與互動的經歷。
1960年代以後,隨著政府落實於新界設立新市鎮,各所鄉郊小堂陸續遷離;教會亦積極在新市鎮中,開拓社會服務。直至二十世紀後期,教會仍在新界興建聖堂或為進行聖堂重建工程,以拓展該區的教務工作。
位於八鄉長莆村的聖若望小堂,於1928年啟用。該堂的外觀雖仿如歐洲的鄉村小堂,但牆身是由青磚等中式建築材料所組織。另外,該堂亦採用中式建築設計,於屋頂設有天窗,增加室內的光線。
該堂直至1951年亦兼為村內的學校,吸引了不少村內外的小孩就讀。
然而,1960 年代後,小堂的角色逐漸被金錢圍的小堂和吉慶圍的聖猶達堂取代;小堂自1980 年代起便一直空置。
位於粉嶺的聖若瑟堂於1953年啟用,其建築屬現代折衷派建築風格。聖堂的外牆是以當地出產的灰色花崗岩,再經由人手琢磨而砌成的。
在該堂建成以前,神父需要每主日特地由大埔前往粉嶺,在教徒家中舉行彌撒。
在啟用之初,該堂已成為新界北區的傳教中心,服務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地區的教徒。直至現今,該堂已歷經過五次大規模的修建。而該堂四周為農田所包圍的環境亦不復存在;幸而,各項具文化價值的設施仍一直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