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聖衣堂
現今的聖佛蘭士街
「進教圍」是當時教友及來自澳門的葡籍傳教士聚居之處,而「聖佛蘭士」正是小堂的英文名 St. Francis 的慣常中譯。至於日、月、星街,喻意光明,就是源於 1890 年,香港首座發電廠於聖佛蘭士街對上的山坡興建;而光明街、電氣街也是因此而命名的。
現今的電氣街
現今的電氣街
正因為灣仔有這一群需要照顧的人,天主教團體希望在灣仔開展社區服務,於是開埠初期,向殖民政府申請在灣仔聖佛蘭士街一帶興建墳場、聖堂、修院、傳教士住所、棄嬰院、醫院和學校等;其中,聖方濟沙勿略小堂於 1860年在此街建成,是天主教傳教會在香港的第二間教堂,其後幾經易名及遷移,現改名為聖母聖衣堂。
聖母聖衣堂現貌
聖佛蘭士街與秀華坊一帶曾是天主教墳場。香港開埠初期衛生環境惡劣,外國人對亞熱帶病毒知識貧乏,不少傳教士、教友因病死亡。若瑟神父於1842年到港後,隨即向殖民政府申請這塊地作為天主教教徒安息之地。後來,因死亡人急增,教會再申請另一土地。1848年,殖民政府批了黃泥涌附近的土地予天主教會作墳場之用。
1845年,裴神父(Fr Feliciani)計劃建築一間醫院,1857年他與文祖利神父 (Fr. G. Mangeri 1804-1887) 在灣仔聖佛蘭士街開辦「聖方濟各醫院」,但只維持了一年便關閉。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 (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 修女應香港監牧盎神父(Luigi Ambrosi)的邀請,於1860年抵港服務,並於1869年重開醫院。1875年,醫院房舍被暴雨毁壞,醫院服務臨時搬往附近的進教圍,為期歷時十個月之久。1909年,新的醫院大樓落成,醫院服務逐漸擴展。其後因嘉諾撒修女於1959年在山頂道開設嘉諾撒醫院,於是把聖方濟各醫院改成為失明人士的學校。
鑑於華人對女性較不重視,致使不少女孩被人遺棄,或淪為妓女,嘉諾撒修女於1865年開始收容不幸的婦女及妓女;在1869年至1911年期間,她們在灣仔成立「聖若瑟康復院」(收容所)。
1867年,嘉諾撒修女與一位本地修女每星期多次由堅道步行到灣仔,教授聖經要理(中文和葡文),更為灣仔區的貧苦學童籌辦一所學校,教授針織等謀生技能。此外,一位懂得點字的意大利籍嘉諾撒修女於1874年來港,開始教授九位失明兒童學習點字,亦教她們針織等謀生技能。
1869年5月7日,古柏詩修女(Mother Lucia Cupis)在聖方濟各醫院附近的小房子,現時聖佛蘭士街、進教圍及光明街一帶,成立了嘉諾撒聖方濟各修院團體,包括教授天主教要理,提供學校及醫療服務,為區內孤兒及貧窮小孩提供教育。修女們於1870年開辦中文學校,1877年增設專為混血兒童的英文部,後來發展至現今的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及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