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而微小的 有心人自辦市集

周末下午,走過繁華街道、穿過喧鬧商場,彷彿都是一式一樣的連鎖店。但原來在毫不起眼的工廠大廈裡,會有令人尋獲至寶的創意市集。自家製肥皂、畫作、特色手作……每個檔攤擺賣的都是悉心製作、或從外地搜羅的物品,都各有特色。

近年風潮興起,不同市集都聚集在大型場地如:西九文化區、中環海濱空地、D2 Place等。有檔主樂在其中,亦有檔主不隨主流,不滿大型場地主辦商只為賺錢,忘卻市集的原意──讓人聊天交流、輕鬆一番。於是他們自行找場地、招募檔主,實行「自己市集自己辦」!

記者│陳安琪 編輯│李嘉華 攝影│陳安琪

劉箕慧是手作畫品「iwik in market」的檔主,去年起開始參與創意市集。她讀小學時已喜歡畫畫,現在擺賣的,都是她親手繪畫的貼紙、卡畫,和自家製的簿子。

▲ 劉箕慧自去年起參與市集,出售自己的畫作,她對參加過的市集都很滿意。(陳安琪攝)

「每一本都是自家製的,一針一線都很用心去做!」

當劉箕慧提到作品的製作過程,難掩興奮。她指手作很花時間,例如貼紙要逐張沿邊剪裁,很辛苦,她曾想過放棄製作貼紙,幸好後來得到媽媽幫忙方繼續做。

劉箕慧原是公立醫院的兒科醫生,但工作繁重,令她壓力很大。於是,她前年轉職到私家診所,希望有更多空閒時間做喜歡的事,實現夢想。畫插畫、擺市集就成了她的副業,她樂在其中。

窩心的人和事

劉箕慧多次參與大型市集,十分享受擺賣的過程,不僅為賣出作品而高興,還慶幸可以與欣賞作品的顧客交流、成為朋友。劉箕慧的作品主要關於大自然,當中很多以「山」為題材。她說近年常常走進大自然,驚覺大自然才是最美好的藝術家。有任職中學地理老師的客人買了下來,很欣賞她的作品:「他去過很多地方,見過這些山,他跟我分享他旅行的故事。」

▲ 劉箕慧花了不少時間做手作,當知道有人欣賞就會覺得值得。(陳安琪攝)

劉箕慧指未來會繼續參與市集擺賣手作,但也只會選擇與作品主題相符、口碑較好的大型市集。她認為自己很幸運,參加過的市集都很滿意。可是,不是所有檔主都如此幸運。

當市集不似預期

近年,市集辦得成行成市,主辦機構卻良莠不齊。一眾檔主用心製作手工品擺賣,當遇上不符預期的市集,難免感到灰心。Fion是網店「Around us」的創辦人,自製手工肥皂售賣。她自前年起參加過多個市集,認為搞手(主辦者)與檔主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起努力才會雙贏,「有時候搞手比場地更重要」。

Fion提起最差的一次市集經歷,卻是由具經驗的搞手舉辦。她指,雖然市集在大型商場內,但位置卻被林立的店舖所困。她的攤位更被其他攤位所遮擋,導致人流極少。那一次,Fion兩天的生意額只有一千元,令她很失望。除了市集位置不佳,搞手的態度更令她氣憤。Fion指為期兩日的市集,受到工作人員的冷待:

「他們很明顯無心無力,好像只是打工!」

自此,Fion除了揀選地點,還會特別留意誰是搞手。用心的搞手令她印象深刻,她想起曾有搞手在炎熱的天氣下,逐一到每一檔攤檔慰問、派糖水,還提供解暑方法。

檔主群起自辦市集

有人質疑大型市集主辦單位質素參差,有所卻步,有一眾檔主搖身一變,聚集一起成為搞手,舉辦屬於自己的市集。

阿婆合作社由金婆和地瓜婆婆合作創辦,售賣自製的身心靈生活百貨,提升心靈健康,例如:自製香薰、香皂等,今年已是第十年。她們時常參加市集,金婆指,以前參與過的市集質素都好參差,感覺自己像個「孤兒仔」,沒人理睬。有時候,金婆去到市集現場,搞手只會說:「這張桌子是你的了,你自己擺賣吧!」當遇到空調溫度太低、沒有零錢或去洗手間時,又沒有相應支援。金婆認為連這些基本安排也缺乏,覺得很可惜。

金婆認為現在的市集太雜亂,就只是為了購物。市集應該讓檔主和客人談天、交朋友,而不是像在維園逛年宵市場般,「行完一個檔又下一個檔」。這些經歷都使金婆和地瓜婆婆萌生自己辦市集的念頭。

▲ 金婆(右)和地瓜婆婆(左)前年開始自辦市集,得到不少檔主朋友響應參與。(陳安琪攝)

金婆和地瓜婆婆在前年開始籌備,她們與13個響應的檔主朋友合作舉辦「靈性快樂遊」(Eat, play and love)市集。除了有手作攤檔,還有工作坊,幫助參與者在繁重生活中放鬆。前年的市集在觀塘巧明街的一幢工商大廈內舉辦。金婆指,在工商大廈辦市集,雖然人流不多,但正因如此,環境會較輕鬆和舒服,大家可以慢慢聊天、交流。

最近一次的「靈性快樂遊」於上環商廈舉辦,雖然成本更高:「但辦市集的目的不是賺錢,是希望參與者玩得開心」。她認識了許多檔主朋友,聽到他們的故事,覺得很有趣。例如有賣水晶石、也有賣乾花束的檔主;有原來送外賣、後來發現自己喜歡花、現在專職做花藝的檔主。

小型市集不如大型市集的資源多,宣傳是一大挑戰。金婆指現在只能靠自己、朋友和檔主在網上社交網站發放市集資訊,靠口碑宣傳給更多的顧客。

外地啟發 空間共享

▲ 去年11月,阿魚在店內舉辦「天空市集」。(陳安琪攝)

小市集遍地開花,有咖啡店老闆周末不營業,提供場地辦小市集,自發在網上招募檔主,共享店舖空間。44歲的阿魚是咖啡店「過客」的老闆,店位於銅鑼灣商廈內,自去年11月起,他嘗試在周日不營業,挪開餐桌、椅子,開放店舖予檔主做擺賣。

每周日,阿魚都會舉辦「天空市集」,提供15個攤位給賣物者,擺賣的如手工皂、陶瓷工藝品、二手書、復古衣服、飾品、手工香薰蠟燭、花作……應有盡有。

阿魚很喜歡旅遊,去過很多地方流浪,他曾在摩洛哥、西藏,看到人們在跳蚤市場擺地攤,擺賣的不一定是新東西,覺得很有趣。因此,阿魚想將市集模式放在自己的店舖試驗,把店鋪分享出來,和更多人交流,了解他們的故事。而市集以舊物和特色手工品為題,就是想讓大家知道舊物亦有其價值,不一定要把它當作垃圾棄掉,就不如把它們放在市集上賣。

阿魚強調他收取的租金,都是低於市集平均租金,他只希望檔主能愛惜場地、珍惜擺市集的機會,而收益全數會用作宣傳,例如印製傳單、聘請人手派傳單等。

小市集 大創意

香港租金高昂,現今憑一門手藝,要租一間舖位做生意不是容易事。手作人仍可於市集中實現夢想,只要有創意,就能夠在云云市集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小型市集雖然規模小,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夠更為豐富,或許成為香港人交流生活文化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