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長壽音樂劇 地舖中唱響青春夢

大學線 音樂劇 香港首套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去年9月上演,導演陳恩碩盼音樂劇成本地文化主流。
香港首套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去年9月上演,導演陳恩碩盼音樂劇成本地文化主流。(設計圖片)

20多位演員配合樂團演奏,在台上載歌載舞,訴說着青春校園故事。演後,觀眾掌聲如雷,有的甚至熱淚盈眶——這裏不是百老匯劇院或文化大會堂,而是葵興工廠區的一個地舖。導演陳恩碩如常坐在觀眾席看劇,深信這個只能容納150名觀眾的小劇場,仍能承載他長演本地音樂劇的夢。

去年9月,全港首齣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誕生,每星期演出六場,至今已上演近200場,無疑是香港音樂劇零的突破。本地音樂劇製作人資源緊絀,卻不惜為一齣音樂劇花上大量的人力物力。他們踏著有進有退的舞步,只為在一闕歌中,找到與觀眾同呼同吸的節奏。

記者|梁熙淳 編輯|曾諾晞 攝影|梁熙淳

25歲的陳恩碩三歲開始觀賞兒童音樂劇, 15歲中學時期便以廣東話演繹兼執導音樂劇《油脂》,成為本地最年輕的公開演出導演。他在16歲成立本地劇團「爆炸戲棚」,執導全球首齣粵語版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他立志推廣本地音樂劇,寄望音樂劇能像種子般「爆開」,接觸更多觀眾。

一人擔五角 創全港首齣長壽音樂劇 

由「爆炸戲棚」創作的本港首齣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下稱《我》)於去年9月上演,每張門票售價270至340元,公演後受大量名人如導演彭秀慧、演員蘇玉華推介。劇團創辦人陳恩碩一人分飾五角——編劇、導演、作曲、填詞、監製。回憶大學時期在英國修讀戲劇,他驚嘆《歌聲魅影》等經典音樂劇可以在外地長演數十年,於是反思香港為何沒有長壽音樂劇,推出本地長壽音樂劇成了他的目標。

《我》在2019年初次搬上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的舞台,隔年重製,原訂上演60場,卻因疫情上演僅27場便被逼腰斬。眼見疫情未見底,陳恩碩希望突破樽頸,引用劇中對白「我們怎樣將遺憾變得有價值」自勉,正式開始籌備這個「大家都說沒可能」的長壽音樂劇,希望藉長演建立觀眾口碑,在劇場看見更多新面孔,普及音樂劇文化。

大學線 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導演陳恩碩認為長演音樂劇最重要題材貼地,令任何年齡層觀眾皆有共鳴。
《我們的青春日誌》導演陳恩碩認為長演音樂劇最重要題材貼地,令任何年齡層觀眾皆有共鳴。(梁熙淳攝)

地舖選址夠貼地 茶餘飯後看音樂劇 

落實計劃的第一步是尋覓場地,由於康文署有公平使用原則,一齣劇目不能長期霸佔場地檔期,要長演唯有另覓場所。陳恩碩堅持選擇地舖,讓觀眾體會到入劇場看音樂劇就像看電影般方便。他相中位於葵興8300呎的空舖,在沒有任何投資者的情況下,冒險借了數百萬繳付訂金和裝修費,搭建劇院和主題餐廳。

與此同時,陳恩碩拿著計劃書及劇場的3D設計圖,四出尋找投資者支持這逾千萬元的計劃。劇院規模雖小,一個月仍需向台前幕後、樂師、餐廳員工等50人支薪。對一間商業機構來說,長壽音樂劇的理念雖好,但計劃不符經濟效益,四、五間娛樂公司亦因此拒絕他的合資邀請。陳坦言,當時感到沮喪:「多年來都沒有人成功在香港做長壽音樂劇,是否根本做不到,沒有人相信?」慶幸他與英皇娛樂磋商一年後,對方終於答應做出品人,加上另外兩間公司合資,最終成事。他自知單靠經濟回報無法打動投資者,有幸大家願意為理念冒險一試。

通過社交媒體、地鐵燈箱廣告等形式宣傳,長演至今近半年,吸引了不同年紀的觀眾入場,每個月仍有接近一半場次爆滿。陳恩碩感恩有觀眾支持一看再看,他坦言,不奢求做完這齣劇便能馬上把音樂劇變成主流文化,但他希望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翻查劇團官網,《我》暫定公演至四月中。陳恩碩亦計劃年底在香港島的劇場推出新一套長壽音樂劇《小男人週記》,三月開始試演:

「希望在不同區份也會有長壽音樂劇,令音樂劇變成真正茶餘飯後的活動。」

爆炸劇棚位於葵興,佔地逾8000呎。地舖內除設有劇院,亦有主題餐廳。(梁熙淳攝)
《我們的青春日誌》的演員正綵排中。(梁熙淳攝)
《我》的台前幕後正在為晚上的演出做準備。(梁熙淳攝)
《我》堅持使用現場樂隊,陳恩碩盼藉此讓港人認識何謂真正的音樂劇。(梁熙淳攝)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音樂劇成本高昂 一台劇換64套衫

《我》的出現或是本土音樂劇突破的起點,但就算不是長壽音樂劇,單是想在香港製作一齣音樂劇已非易事。「風車草劇團」創作總監梁祖堯反問:「有資源的話,誰不想每齣作品都是音樂劇?」

成團20年,「風車草劇團」除製作舞台劇外,亦有推出音樂劇作品。梁祖堯說,音樂劇對服裝、佈景的要求與舞台劇不同。音樂劇的特色是用歌曲代表角色的狀態轉換和昇華,角色因此很少由頭到尾只穿一套服裝,反而會不停變裝。

梁祖堯認為音樂劇角色甚少一套服裝穿到尾,皆因要配合音樂、角色狀態、氛圍等元素。(梁熙淳攝)
梁祖堯認為音樂劇角色甚少一套服裝穿到尾,皆因要配合音樂、角色狀態、氛圍等元素。(梁熙淳攝)

橫掃六項舞台劇獎項,劇團的第一套百老匯音樂劇《你咪理,我愛你,死未?》便是一個好例子。儘管該劇只有四名演員,卻要飾演64個角色,需要64套服裝,衫、褲、鞋、襪、假髮、眼鏡及飾物均要一併更換。梁祖堯指,每齣音樂劇牽涉18至25首歌不等,每首歌也需要服裝、佈景、燈光等畫面配合,加上外購音樂劇版權費往往達六位數字,「假設劇中一個女生渴望一段戀愛,要把這個憧憬唱出來,你可以想像到所有燈光、佈景等也要營造一個夢幻畫面。全部都是錢。」

雙倍時間排練仍不枉 一首歌勝五頁紙

梁祖堯指,籌備音樂劇比起舞台劇更耗時,全職演員排練舞台劇一般需六星期,音樂劇則需8至12星期,皆因後者更需花時間排舞、設計和音、思考如何演譯歌曲等。

同樣是百老匯翻譯劇的《Q畸大道》是劇團籌備最久的音樂劇,足足排練了九個月。兩小時的演出,演員要同時兼顧演、唱、跳。梁祖堯回憶劇中他需飾演一隻聲音沙啞、不停看色情片的怪物。為使用「怪物聲線」唱歌,他需學習保護聲帶。同時,他亦分飾正常人聲的角色,因此花費許多時間訓練,交替使用兩把聲音唱歌。相比起普通舞台劇只需揣摩角色演繹台詞,音樂劇更考驗演員的唱功,難度更高。

製作音樂劇成本高昂、耗時,即便如此,他還是用「沉醉」來形容對音樂劇的感覺:

「戲劇已經是生活的提煉,但音樂劇是再提升,要用一首歌及舞蹈去呈現那種昇華狀態。一首歌勝過五頁紙。」

資助一視同仁卻最不仁 控訴十年無果

音樂劇之路常遇阻滯,仍堅持創作的,還有深耕劇場30多年的劇團「演戲家族」。劇團於1991年成立,2000年起專注創作廣東話原創音樂劇,多年來音樂劇作品數量逾40齣。

劇團行政總監姚潤敏(Mandy)慨嘆10年來與康文署、藝發局等相關政府部門周旋,音樂劇至今仍沒專屬資助。她解釋,製作音樂劇比舞台劇至少多出五個崗位——作曲、作詞、編曲、編舞、唱歌指導,而且都是成本近乎最高的職位,但政府卻以一般戲劇的標準量度音樂劇,只要演出的製作規模類似,例如在同一個劇院演出,就只會獲批相似製作費。

Mandy認為,香港的文化政策採用公平原則,卻無視音樂劇的獨特性,並不鼓勵音樂劇創作。事實上,在2020至21年度,戲劇界別「年度資助計劃」和「優秀劇團計畫」的總撥款額達九百萬元,而兩項計畫中15個獲支持的戲劇團體中,只有「演戲家族」是以音樂劇作定位。她笑了笑:「巧婦難為無米炊,從營運角度我倒不如只做普通舞台劇,反正我也是拿一樣多(資助)。」

大學線 音樂劇 演戲家族行政總監Mandy指近年積極籌辦社區巡演,希望接觸少入劇場的街坊,普及音樂劇。
「演戲家族」行政總監Mandy指近年積極籌辦社區巡演,希望接觸少入劇場的街坊,普及音樂劇。(梁熙淳攝)

政府部門認知貧乏 反勸放棄音樂劇發展

令Mandy同樣感到無奈的,是康文署對音樂劇認知不足。Mandy形容,音樂劇是聽覺藝術,對音響的要求甚至達演唱會水平。她舉例近日有康文署職員主動邀請劇團到沙田大會堂展覽廳演出,指場地交通方便,受不少劇團歡迎。但實情是該展覽廳場地有回音問題,令表演大打折扣,根本不適合演出音樂劇。

「就像象棋和拉丁舞需要的場地不同。你叫我到展覽廳做音樂劇,是常識差異。」

Mandy憶起10多年前曾遭康文署經理勸喻,既然她經營劇團困難,不如放棄音樂劇,改為製作戲劇。Mandy直言:「我當時不懂反應,(問自己)為何自己這麼愚蠢?是自己不諳經營之道嗎?」直到今天,她深信藝術就該多元化。她樂見本地長壽音樂劇的出現,認為長演能提供觀眾更多娛樂選擇,亦是確立表演行業的基礎。

大學線 音樂劇 為慶祝「演戲家族」創團30週年,劇團近日出版了其首套音樂劇作品《遇上1941的女孩》的劇本和樂譜(Libretto Vocal Book),讓觀眾重溫經典。
為慶祝「演戲家族」創團30週年,劇團近日出版了其首套音樂劇作品《遇上1941的女孩》的劇本和樂譜(Libretto Vocal Book),讓觀眾重溫經典。(梁熙淳攝)

文化語言雙重優勢 本土音樂劇值得發揚光大

「我經常覺得香港音樂劇『屙尿唔出』。」

音樂劇編劇兼作詞人張飛帆在劇壇打滾廿載,眼見本地音樂劇早於40年前起步,卻因政府目光短淺,未有投放資源予文化產業,導致本地難以量產優秀的音樂劇作品。他曾創作多齣舞台劇劇本及歌詞,憑代表作《一水南天》奪得最佳填詞獎,而去年公演的《大狀王》亦廣受好評。

在張飛帆眼裡,香港原創音樂劇有獨特文化優勢。他指出,香港有中國文化底蘊,例如粵劇、詩詞歌賦等文化;同時因過百年殖民歷史,香港對音樂劇等西方文化的理解、接受程度等應理論上高於其他亞洲地區,有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處的優勢。他自豪地道:「將兩者貫通成我們獨有的粵語原創音樂劇,全世界只有我們做到,不能浪費這得天獨厚的文化財產,應該發揚光大。」

張飛帆認為,廣東話具「雅、俗、妙、趣、鄙」的特質,並以《一水南天》歌詞為例。19世紀末,香港匯聚五湖四海之人,龍蛇混雜。因此,他故意選用書面語、口語,甚至粗口入詞,就是為呈現當時的文化複雜性,增添作品色彩。

廣東話音樂劇起步多年,有其獨特性,至今卻依然未能衝出國際。對張飛帆來說,實在婉惜,但他仍然對本地音樂劇發展有信心,表示自己在香港劇壇20多年,從未感受過劇界對本地音樂劇如此著緊,很多討論區開始關注,開始找出路:「我們這代看不見開花結果,就靠下一代超越我們了。」

張飛帆感嘆近年舞台劇、電影票房屢創突破,證明香港有潛質回到八、九十年代文化強盛之年。訪問當天,正值黃子華有份參演的舞台劇開售,高峰時期網上售票系統有達70萬人排隊買票。張飛帆笑言:

「香港就是一個可以發生奇蹟的地方,我們在任何方面都不要放棄希望。」

大學線 音樂劇 音樂劇編劇兼作詞人張飛帆認為,文化藝術是追求卓越,希望未來有更多優秀音樂劇作品,吸引觀眾欣賞。
音樂劇編劇兼作詞人張飛帆認為,文化藝術是追求卓越,希望未來有更多優秀音樂劇作品,吸引觀眾欣賞。(梁熙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