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傳媒報導
考古專家林永昌 深入地穴「狩獵」 發掘真相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歷史系助理教授林永昌
討論合作——林永昌(右)與研究生及研究人員商討有關廣東青銅時代陶器分析的合作項目。(受訪者提供)
觀察入微——林永昌使用顯微鏡觀察各類器物的微觀結構。(受訪者提供)
打製石器——在中大開放日,林永昌(蹲下者)示範如何打製石器,模擬古人製造石器的過程。(受訪者提供)
儀器分析——林永昌使用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PXRF),分析陶器的化學成分。他說:「我們要先了解其物料,才知道怎樣修復文物。」(受訪者提供)
現場發掘——2012年,林永昌在陝西陽陵的考古發掘現場。他解釋,將發掘區規劃成一個個方形或長方形的探方,是為了方便記錄出土文物的位置,以便研究。(受訪者提供)

明報 陳芷寧

說起考古,大家聯想到什麼?是神秘墓穴鬼古,抑或《盜墓者羅拉》?「我沒在遺址遇上靈異事件;至於盜墓,更多是因為經濟不景,墓葬附近的居民為了維持生計,鋌而走險的選擇。」以考古為專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歷史系助理教授的林永昌如是說。

80後的林永昌在澳門出生及長大,他對歷史產生興趣,始於一個電台節目。「小學時很喜歡收聽《香港老花鏡》,主持吳昊是一個掌故專家,他講古的方式引人入勝,令我記憶猶新。」而父親亦是他的啟蒙者。「爸爸買來好些中國名著連環圖,本本厚如字典,例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反正在家無聊,林永昌把它們翻了又翻,培養出閱讀的習慣。

 

父親鼓勵「走愈遠愈好」 北上圓夢

高中畢業,成績不俗的林永昌,在大學選科時遇上人生交叉點。「論成績,我的會計比歷史好。當時想法是,自己的興趣在歷史,始終想選些相關的科目。」後來,他從同校師姐得知北京大學開設考古專業,發現這是一個既能遵從個人興趣,而又「實用」的選擇。

 

博物館實習 決投身學術之路

在機緣巧合下,林永昌成為實習生,參與成立澳門「路氹歷史館」前期工作,協助博物館方發掘遺址、文物普查以及做田野調查等。「遺址是一處19世紀建成的地下石室,剛巧在某間馳名豬扒包食店的隔鄰。」夏日炎炎,工地風塵四起,「沒有冷氣,風扇亦只能放在地面散散熱氣」。想像得到,地牢裏有多悶熱侷促,林永昌一邊嗅着燒烤豬扒的香氣,一邊拿着泥鏟耙子發掘。「渾身汗味和肉味當然有點狼狽,但我覺得好好玩。」

 

發掘遺址 與社區建立關係

發掘工作不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如何跟他們協調和建立關係,也是考古隊的重要工作之一。「處理得不好,或會招來居民排擠和敵視,處理得宜,卻可以是發展社區經濟的契機。」

「居民天天在那裏生活,考古隊作為外來者,理當讓他們了解發掘遺址的目的和意義。」林永昌提到,近年考古學的發展趨勢,更着重計劃如何在社區持續發展,讓公眾接受及參與其中。「這是文化遺產保育和傳承。他們愈了解考古工作,對地方的歸屬感亦愈高。」他曾在南美洲秘魯參與發掘項目;為了提高透明度,考古隊特意聯繫當地學校,組織學生參觀遺址,了解考古日常工作。此外亦製造就業機會,招聘大量村民為技術人員,稍稍緩解當地盜墓猖獗的問題。

 

全文請閱明報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2022.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