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傳媒報導
如何記錄及研究一處歷史建築和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以屯門青山龍窯為例
向屯門青山龍窯梁先生進行多次口述訪問(攝於2016年)
清理龍窯窯頭部分以瞭解其結構(攝於2017年)
三維掃描及影像攝錄龍窯結構(攝於2017年)
登記及量度龍窯周邊遺跡(攝於2017年)
在同一地區進行歷史建築群的考察及記錄(攝於2017年)
清洗帶釉墻飾標本(攝於2017年)
登記標本資料(攝於2017年)
拍攝龍窯產品標本(攝於2017年)
廣東佛山石灣美陶廠訪問陶瓷師傅製作工藝流程(攝於2017年)
到臺灣竹南蛇窯生態博物館作田野考察(攝於2015年)
以講座及工作坊形式向公衆介紹初步研究發現(攝於2017年)

集師廣益

經常在考古學入門工作坊或講座上遇到公衆的查詢:究竟做考古學研究是否一定需要進行考古發掘?除了考古發掘,我們還有什麽方法記錄及研究具有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本文就一處既是歷史建築又具有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屯門青山龍窯為例,介紹有關工作流程。

筆者近年得到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的資助進行《香港傳統陶瓷工藝個案研究》,其中一個主要的個案研究是香港現存唯一一座結構完整的龍窯──屯門青山龍窯。此窯建於1940年代,至1980年代停止生產,它是香港境內極少數建於1800年後,同時被列入歷史建築(三級)及香港具考古研究價值之地點。

在考察屯門青山龍窯之前,我們的研究團隊先要搜集關於龍窯以往的文獻記錄及研究檔案、地圖、歷史照片、報章及地區等歷史資料,並對相關的持份者進行口述訪問,以確定考察範圍、研究方法及問題、工作期限、人手及資源調配等安排。搜集原始資料、對口述訪問等內容進行辨別、研究及詮釋是一個既漫長又複雜的過程,需要考古工作者抱著強烈的好奇心、耐心及求真精神,才可逐步完成相關的記錄及研究工作。

由於屯門青山龍窯及周邊主要遺跡的結構已十分完整,所以尚未需要進行考古發掘。我們先用刷子清理窯爐被泥沙及雜物覆蓋的主要部分,例如窯頭、投柴孔及通風口內側等。之後進行多種形式的記錄,包括文字、攝影、錄像、測繪及三維掃描,以初步瞭解窯爐及周邊主要遺跡的結構及保存情況。另外,我們會參考研究歷史建築保育的方法,考察及記錄屯門青山龍窯周邊的歷史建築群及社區人文環境的基本情況,以掌握其與該社區的歷史及社會的互動關係。

除了考察屯門青山龍窯的遺跡,我們還會通過考古踏查,採集龍窯產品及生產工具的標本,進行分類和對比。在採集過程中,我們會選取可復原及具一定時代及工藝特徵的標本,先小心用牙刷及清水清洗,風乾後再做文字登記、測量、編號及拍攝,把可復原器物做基本的修復,並保存在貯藏箱內。

屯門青山龍窯的窯爐結構及主要產品與廣東佛山石灣陶瓷工藝傳統有密切關係,在初步掌握屯門青山龍窯的歷史及生產概況後,我們再到南風古灶、石灣陶瓷博物館、陶瓷廠及有關的研究機構搜集更多原始資料及與陶瓷師傅、陶藝家及館長等進行口述訪問。

另外,參考及對比其他地區的陶瓷窯業遺存,有助拓寬研究思路,並可更容易辨識屯門青山龍窯個案與其他陶瓷窯業遺產的獨特和相似之處在哪裏。在研究過程中,以講座及工作坊等形式向公衆介紹初步發現,聽取不同持份者的聲音,以加強公衆參與,啟發研究向度,對之後編寫及提出活化及保育屯門青山龍窯可行性方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附記:特別鳴謝屯門青山龍窯梁先生及這數年來參與及協助此研究計劃的研究及學生助理和保護文化遺產科的中大同學。

集師廣益 學者文稿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2023.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