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地点:大学行政楼祖尧堂
三月十六日
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9:00am-10:00am)
主持人:林珲 (香港中文大学)、唐晓峰 (北京大学)、
孙志鸿
(台湾大学)、赖进贵* (*台湾大学分会场)
主办单位
致欢迎辞 :
杨纲凯副校长(香港中文大学)
主题发言:
王法辉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为什么社会科学亟需GIS?
合影与茶叙 (10:00am – 10:30am)
专题一:历史学
(10:30am-12:30pm)
主持人:唐晓峰(北京大学)
1.1
侯杨方 (复旦大学)
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1.2
闾国年,温永宁,陈旻,胡迪,杨翼 (南京师范大学)
华夏家谱GIS 平台构建研究
1.3
张佩瑶, 林珲, 苏基朗, 刘彪 (香港中文大学)
空间分析在民国北京医疗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1.4
白璧玲,林农尧,廖泫铭, 洪一梅(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
历史政区地名信息系统之建置
1.5
王冠雄, 王法辉, 李小娟, 连健, 蒋娜, 解超
(首都师范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基于GIS的壮语地名空间分布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1.6
周文业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及应用
午餐 (12:30pm – 2:00pm)
专题二: 经济学
(2:00pm-3:20pm)
主持人:石计生(东吴大学)
2.1
邓志松 (台湾大学)
GIS与社会科学整合研究:空间计量经济学(spatial econometrics)的途径
2.2
周成虎,李飞,赵斯思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数据驱动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研究
2.3
纪玉临,赖进贵, 周孟娴 (台湾大学)
超越传统空间权重矩阵:以台湾区域经济β收敛为例
2.4
王一帆, 孔云峰 (复旦大学,河南大学)
清代河南赋税数据库的建立与利用初步研究
茶叙 (3:20pm – 3:40pm)
专题三:
空间模拟模型
与方法
(3:40pm – 5:20pm)
主持人:柳林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3.1
黎夏, 刘小平, 李丹, 何晋强, 陈逸敏, 庞瑶 (中山大学)
地理模型优化系统建筑及应用
3.2
王劲峰, 李新虎, CHRISTAKOS George, 廖一兰, 张霆, 顾雪, 郑晓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健康风险地理探测器
3.3
黄波 (香港中文大学)
变化分析 - 发现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
3.4
吴静, 王铮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2000 年来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 模拟分析
3.5
刘轶伦 (中山大学)
基于CA 模型的生态控制线划分方法研究
欢迎晚宴(翠园 - 香港维多利亚港畔星光行)6:00pm – 8:00pm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3号星光行4楼翠园
三月十七日
专题四: 社会学
(9:00am – 10:40am)
主持人:侯杨方(复旦大学)
4.1
石计生, 黄映翎 (东吴大学)
再现、搭桥与诠释:论社会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4.2
芦咏梅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
毒品犯罪在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布研究
4.3
李宗信 (东吴大学)
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台湾平埔族崩山八社地权的研究―
以日治初期的土地调查档案为主
4.4
林伯勋 (台湾师范大学)
西瓜学校研究 - 台北市额满国中的邻里效应之探讨
4.5
柳林,John ECK,王凝华,汪旭光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虚拟犯罪研究的理论与应用
茶叙 (10:40am – 11:00am)
专题五:文化遗产
(11:00am – 12:40pm)
主持人:邹经宇 (香港中文大学)
5.1
朱文宜, 阎亚宁 (中国科技大学)
21世纪文化资产保存观念下地理信息系统架构
5.2
周成虎, 王榕勋, 欧阳, 倪金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
沭河上游流域人类文明遗址分布的环境特征分析
5.3
何捷, 邹经宇 (香港中文大学)
文化线路遗产原真性保护的GIS 空间分析支持
5.4
党安荣,马琦伟,赵静 (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村落文化保护研究
5.5
苏佩萱 (铭传大学)
解读台湾当代大学建筑的空间和形式的文化语意—
谈嘉义中正大学管理学院
午餐 (12:40pm – 2:00pm)
专题六:
城乡发展
(2:00pm – 3:20pm)
主持人:芦詠梅(美国德州大学地理系)
6.1
廖悲雨, 隋文娟, 王铮 (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层次型应急设施布局模型及其应用
6.2
林峰田,曾琬瑜(台湾大学)
台湾汐止市都市成长与环境冲击模拟之探讨
6.3
王铮, 夏海斌, 刘清春, 戴霄晔, 刘涛
(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中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管理系统设计
6.4
李永浮, 党安荣, 刘妮娜 (清华大学)
空间统计分析在乡域村庄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茶叙 (3:20pm – 3:40pm)
专题七:
旅游学 & 景观学
(3:40pm – 4:40pm)
主持人:朱子豪(台湾大学)
7.1
保继刚, 姚冶 (中山大学)
中国省际游客数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以桂林市为例
7.2
克雷特哈斯额尔顿 (内蒙古大学)
地域分布与“共同体”的形成―
以泸沽湖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摩梭化”现象为例
7.3
张宏磊, 张捷, 林珲 (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线型旅游空间旅游资源的空间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以江苏大运河遗产廊道为例
7.4
庄永忠, 江正雄,廖泫铭, 范毅军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多尺度历史航照于地景变迁分析之应用
-以台湾石门水库上游集水区为例
专题讨论:
前景与合作
(4:40pm – 6:15pm)
共同主持人:王法辉、王铮、邓志松

闭幕式
(6:15pm – 6:30pm)

主持人: 林珲

 

Copyright © 2008. 版权所有︰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 Netscape 7.0 或以上浏览器及1024 x 768 解像度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