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埔碗窰遺址1970年代早期出土瓷片整理與研究
項目主持:黃韻璋女士
項目摘要:
香港大埔碗窰遺址是本港最早及唯一生產青花的窯址,生產青花瓷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生產年代由晚明至現代,在1930年代停產。窯址分為兩個地點,分別是上碗窰及下碗窰。上碗窰年代較早,生產瓷器質素亦較佳;中期開始上碗窰及下碗窰曾同期存在生產瓷器,此時期可能因為原料開始短缺,瓷器質素開始走下坡;至晚期主要是下碗窰生產,瓷器質素更為惡劣,亦導至最後息微的局面。
文物館成員於上世紀70年代早期曾在碗窰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工作,採集一批碗窰生產的瓷片及窯具標本。我們首先會對標本進行清理、編號、拍攝及紀錄,建立一個資料庫,然後對比這批標本及該窯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之紋飾、瓷胎、釉色,藉以區分本館藏品的年代及紋飾的特徵,作為日後進一步研究碗窰製瓷業的基礎。
項目摘要:
香港大埔碗窰遺址是本港最早及唯一生產青花的窯址,生產青花瓷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生產年代由晚明至現代,在1930年代停產。窯址分為兩個地點,分別是上碗窰及下碗窰。上碗窰年代較早,生產瓷器質素亦較佳;中期開始上碗窰及下碗窰曾同期存在生產瓷器,此時期可能因為原料開始短缺,瓷器質素開始走下坡;至晚期主要是下碗窰生產,瓷器質素更為惡劣,亦導至最後息微的局面。
文物館成員於上世紀70年代早期曾在碗窰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工作,採集一批碗窰生產的瓷片及窯具標本。我們首先會對標本進行清理、編號、拍攝及紀錄,建立一個資料庫,然後對比這批標本及該窯址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之紋飾、瓷胎、釉色,藉以區分本館藏品的年代及紋飾的特徵,作為日後進一步研究碗窰製瓷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