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七)

直掛雲帆濟滄海—— 水下考古與「南海Ⅰ號」沉船

講者:孫鍵先生(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
日期:2021年8月27日
平台:Zoom網上直播

  水下考古學是對一切水域遺留下來古代人類文化遺存進行調查、發掘和研究的一門考古學分支學科。歐美國家因其所處的歷史環境背景,較早地涉足水下考古領域。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西風東漸,日本及韓國等亞洲國家也先後於水下考古學開展了嘗試性工作。八十年代末期我國開始開展水下考古工作。其中,經歷了偶然發現、水下調查、整體打撈、保護發掘並向公眾展示各個階段南海Ⅰ號具代表性的考古工作。   「南海Ⅰ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沉船,發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一處極重要的水下文化遺產,現保存於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展示。經過考古發掘,「南海Ⅰ號」沉船全貌已逐漸展示在世人面前。沉船船體保存較為完整,屬於中國傳統「福船」類型,具有安全系數高、抗風浪性好、裝貨量大、適宜遠洋航行等特點。沉船屬於南宋時期從中國南方港口(泉州)出發的一條滿載的貿易商船,出水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堪稱我國水下考古之最,其中尤以鐵器、瓷器為大宗,出水文物中還有各類金、銀、銅、鉛、錫等金屬器、竹木漆器、玻璃器、人類骨骼、礦石標本以及動植物遺存等。是瞭解南宋海上貿易的重要實證材料,顯示了當時中國與國外貿易的主要內容,證實並補充了歷史的相關記載。大量的貿易瓷器是為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外銷品種,而不同文化的審美、器型、工藝等也對中國瓷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鐵器、銅器、絲綢等手工藝製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業已成為輸出的主要貨物;大量金、銀、銅幣的出現,顯示宋代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並涉及到海外貿易體系當中。   十世紀以後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外交流已極為頻繁,海上絲路開始進入極盛時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融合使得在中國南部形成了持續發展的南海海洋文明,由其建構的南海海洋文明圈成為聯繫東西方的橋梁和窗口。沉船所處的「海上絲綢之路」開闢時間雖然較晚,但其輻射範圍更廣,社會影響更大,持續時間更久。其航道的開闢及海上網絡的不斷擴展,獲益於東西方的共同開拓。通過海洋交通,相距萬里的人們得以將各自豐富多彩的文化展現於對方面前,交換特有的生產產品,將不同的種族聯繫起來,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南海Ⅰ號」上的大量珍貴文物多具有文化交流、融合的特點,充分展現了在古代中外經濟貿易及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與文明互見的歷史。       

  有關講座錄像已上載到以下網站: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8JcGXZY8e0
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34112773?spm_id_from=333.999.0.0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rtMuseumCUHK/videos/289574319227626/?__so__=permalink&__rv__=related_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