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博物館專業交流項目:展覽策劃與典藏管理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協辦: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贊助:北山堂基金
嘉賓 | 職銜 | 演講題目 |
---|---|---|
李子寧教授 |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 典藏之路:我所經歷的臺灣博物館20 年典藏回顧 |
凌利中教授 |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 | 以《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為例談國際性書畫主題展的策劃與操作 |
嵇若昕教授 | 臺灣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 文物帳冊與文物研究:從《陳設檔》談起 |
葉惠玲女士 |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藏品管理主管 | 展覽與文物間的橋樑—藏品管理 |
鄧民亮博士 | 香港藝術館館長(香港藝術) | 香港藝術的全方位發展策略 |
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
嵇若昕教授,臺灣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嘉賓(排名依筆畫序):
李子寧教授,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凌利中教授,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
嵇若昕教授,臺灣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鄧民亮博士,香港藝術館館長 (香港藝術)
弓野隆之先生,大阪市立美術館主任學藝員
出川哲朗先生,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館長
河合洋尚教授,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文化科學研究科准教授
津屋修先生,美秀美術館主任學藝員
野尻忠先生,奈良國立博物館學藝部企畫室長
鳥越俊行先生,奈良國立博物館保存修理指導室長
朝賀浩先生,京都國立博物館學藝部部長
澤井浩一先生,大阪歷史博物館企畫廣報課長
姓名 | 職銜 | 微型展覽方案題目 |
---|---|---|
丁一女士 | 蘇州碑刻博物館資料及保管部館員 | 妙香佛韻——阿嵯耶觀音藝術展 |
于穎女士 | 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副研究館員 | 一「印」為定——關於印章的故事 |
王冬梅女士 | 山東博物館典藏部館員 | 寫與數枝清瘦竹——鄭板橋墨竹小展 |
尤然女士 | 上海博物館藏品保管部館員 | 中國芬芳——一片茶葉的遠行 |
李旭濱先生 | 佛山市祖廟博物館館藏研究部副主任及文博館員 | 燕居雅藝——明代文人書齋清物微展 |
李芷薇女士 | 澳門藝術博物館館藏組館員 | 暗香——一百零一次花開 |
李娟女士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品部(陶瓷類) | 燕居雅藝——明代文人書齋清物微展 |
李典典女士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展覽部館員 | 寫與數枝清瘦竹——鄭板橋墨竹小展 |
余智偉先生 | 澳門博物館展覽及館藏組館員 | 一「印」為定——關於印章的故事 |
何雅琼女士 | 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助理館員 | 中國芬芳——一片茶葉的遠行 |
周政先生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藏品與資訊經理 | 妙香佛韻——阿嵯耶觀音藝術展 |
周穎女士 | 湖州市博物館副館長 | 燕居雅藝——明代文人書齋清物微展 |
陳玥女士 | 江漢關博物館陳列研究部館員 | 寫與數枝清瘦竹——鄭板橋墨竹小展 |
馬佩婷女士 |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當代藝術) | 中國芬芳——一片茶葉的遠行 |
崔小英女士 | 南京博物院展覽部館員 | 暗香——一百零一次花開 |
崔粲女士 | 蘇州絲綢博物館陳列保管部保管員 | 暗香——一百零一次花開 |
章榮玲女士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館藏品負責人 | 中國芬芳——一片茶葉的遠行 |
黃艷女士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民藝分館典藏部主管 | 一「印」為定——關於印章的故事 |
董淑燕女士 | 浙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部副研究館員 | 妙香佛韻——阿嵯耶觀音藝術展 |
熊燕女士 | 雲南省博物館文物保管研究部副研究館員 | 妙香佛韻——阿嵯耶觀音藝術展 |
劉丹女士 | 廣州魯迅紀念館藏品陳列科副科長 | 一「印」為定——關於印章的故事 |
劉翔先生 | 天津博物館歷史研究部副主任 | 暗香——一百零一次花開 |
邊昕女士 | 南京市博物總館綜合業務部保管辦館員 | 燕居雅藝——明代文人書齋清物微展 |
譚楊吉先生 | 常州博物館典藏部副主任 | 寫與數枝清瘦竹——鄭板橋墨竹小展 |
第五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教育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協辦: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
贊助:北山堂基金
嘉賓 | 職銜 | 演講題目 |
---|---|---|
孫志新博士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特聘中國藝術主任 | 《秦漢文明》特展及其策劃與實施 |
許傑博士 |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 | 藏品陳列、展覽策劃的原則和手段:以舊金山亞洲博物館為例 |
嵇若昕教授 | 榮休臺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登錄保存處處長及安全管理處處長 | 策展人與教育人員的對話:以《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特展為例 |
鄧民亮博士 | 香港藝術館館長(香港藝術) | 藝術館出動! ─ 香港藝術館外展教育計劃,從實驗到實踐 |
劉鳳霞博士 | 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 | 21世紀的博物館,新世代的觀眾群 |
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
嵇若昕教授,榮休臺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登錄保存處處長及安全管理處處長
嘉賓(排名依筆畫序):
孫志新教授,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特聘中國藝術主任
嵇若昕教授,榮休臺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登錄保存處處長及安全管理處處長
鄧民亮博士,香港藝術館館長 (香港藝術)
朴禮理博士,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展示弘報課學藝研究士
崔友里博士,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展示弘報課學藝研究士
張瑩女士,遼寧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工作坊學員)
姓名 | 職銜 | 微型展覽方案題目 |
---|---|---|
孔令琦先生 | 南京市博物總館·南京市博物館綜合業務部副主任 | 雙城畫卷——香港、南京風景作品展 |
王芳女士 | 廣東省博物館教育部主任、館長助理 | 好 · 茶——茶文化 & 茶生活 |
王麒越女士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陳列部文博館員 | 山水清音——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
邢晉先生 | 天津博物館書畫部副主任 | 戲.趣-嬰戲題材文物的當代價值 |
江嶼女士 | 浙江省博物館陶瓷部文博館員 | 絲路使者 |
李敏女士 | 常州博物館開放部副主任 | 山水清音——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
李喆先生 | 蘇州博物館宣教部副主任 | 絲路使者 |
陳美樺女士 | 香港藝術館二級助理館長(服務推廣) | 雙城畫卷——香港、南京風景作品展 |
夏商周先生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公共教育與發展部 | 山水清音——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
陳雅文女士 | 饒宗頤文化館高級節目主任 | 雙城畫卷——香港、南京風景作品展 |
馬雲潔女士 | 上海博物館教育部親子課程教育平臺負責人 | 絲路使者 |
陳潔女士 | 蘇州絲綢博物館公共教育部館員 | 福壽安康——傳統與創新的演繹 |
陳馨女士 | 南漢二陵博物館考古研究一部主任 | 好 · 茶——茶文化 & 茶生活 |
張帆女士 | 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研究館員 | 雙城畫卷——香港、南京風景作品展 |
閆啟鑫先生 | 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館員 | 好 · 茶——茶文化 & 茶生活 |
張瑩女士 | 遼寧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 | 戲.趣-嬰戲題材文物的當代價值 |
張衡女士 | 四川博物院宣傳營銷部主任 | 戲.趣-嬰戲題材文物的當代價值 |
黃家安先生 | 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藝術) | 福壽安康——傳統與創新的演繹 |
董理先生 | 陝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部長 | 好 · 茶——茶文化 & 茶生活 |
楊菊女士 | 山西博物院主任助理(教育項目策劃、評估及研究) | 福壽安康——傳統與創新的演繹 |
第四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陳列設計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協辦: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
贊助:北山堂基金
嘉賓 | 職銜 | 演講題目 |
---|---|---|
Mr. Michael McCafferty | 榮休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展覽設計主管 | 研究員(Curator)與設計師:展覽合作的過程與藝術 |
Dr. Stephen Little | 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中韓藝術部主管 | 博物館策展的「古為今用」與「今為古用」 |
于彤先生 | 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設計師 | 博物館展陳設計的基石:以故宮的經驗為例 |
小林仁先生 |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主任學藝員 | 追求鑑賞古陶瓷的理想展示:關於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的獨特展示理念和陳列方式 |
司徒元傑先生 |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館長 | 現代博物館的策展與演繹手法 |
金玟求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助理教授 | 韓國藝術史概要及韓國博物館的今昔 |
張譽騰教授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理事 | 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特展經緯 |
嵇若昕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 21世紀初臺北故宮大型特展評述 |
于彤先生,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設計師
張譽騰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理事
嵇若昕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嘉賓(排名依筆畫序):
Mr. Michael McCafferty,榮休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展覽設計主管
Dr. Stephen Little,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中韓藝術部主管
張譽騰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理事
嵇若昕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肖海明博士,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工作坊學員)
姚進莊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
陳鎬慎先生,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展示弘報課學藝研究士
姓名 | 職銜 | 微型展覽方案題目 |
---|---|---|
朱艷女士 | 蘇州絲綢博物館館長助理 | 宣和風物——蘇州織造府之緙絲藝術 |
江偉達先生 | 蘇州博物館展覽設計部副主任 | 天命之印——晚清江南水師提督銀印特展 |
李棟先生 | 山東博物館辦公室副主任 | 蟬聯纓冠——山東博物館藏東魏蟬冠菩薩像 |
肖海明先生 | 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 | 宣和風物——蘇州織造府之緙絲藝術 |
俞俏女士 | 藝術推廣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 | 硯海留情-穀香蘭馨雙硯 |
段鈴玲女士 | 雲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 | 宣和風物——蘇州織造府之緙絲藝術 |
胡倩雯女士 | 香港藝術館二級助理館長 | 我從草原來——遼代雞冠壺小展 |
倪毅女士 | 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 蟬聯纓冠——山東博物館藏東魏蟬冠菩薩像 |
夏天女士 | 山西博物院展覽形式設計館員 | 蟬聯纓冠——山東博物館藏東魏蟬冠菩薩像 |
徐戎戎女士 | 遼寧省博物舘展覽部館員 | 界畫:消逝的技藝 |
袁啓明先生 | 上海博物館陳列設計部館員 | 宣和風物——蘇州織造府之緙絲藝術 |
張超女士 | 中國美術館展覽空間設計師 | 硯海留情-穀香蘭馨雙硯 |
陳華輝先生 |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展覽設計部負責人 | 界畫:消逝的技藝 |
麻賽萍女士 | 復旦大學博物館館員 | 界畫:消逝的技藝 |
馮超先生 | 安徽博物院學術研究部副主任 | 天命之印——晚清江南水師提督銀印特展 |
黃小鈺女士 | 首都博物館研究部館員 | 我從草原來——遼代雞冠壺小展 |
臧天傑先生 | 天津博物館器物研究部副主任 | 硯海留情-穀香蘭馨雙硯 |
臧志成先生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展覽部館員 | 我從草原來——遼代雞冠壺小展 |
鄭海燕女士 | 青島市博物館展覽部主任 | 天命之印——晚清江南水師提督銀印特展 |
第三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典藏管理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協辦: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贊助:北山堂基金
嘉賓 | 職銜 | 演講題目 |
---|---|---|
司美茵女士 | 佛利爾-賽克勒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 | 研究員/主任(Curator)在典藏管理中的角色 |
白珠麗女士 | 伯克利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資深策展人 | 「紅妝麗影:中國清代美人圖」策展個案分析 |
危轉娣女士 | 亞洲藝術文獻庫圖書館館長 | 資料共用:當代藝術文獻的收藏與管理概念 |
宋后楣博士 | 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管 | 專題特展與藏品特展— 以《嘯虎與躍鯉》、《仙境》及《辛辛那堤博物館藏日本藝術精品展》為例 |
李宗焜教授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主任 |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的展覽和典藏 |
林平教授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 當代美術館作為氣脈相通的體制 |
胡錘先生 | 榮休北京故宮博物院資料資訊中心主任 | 互聯網+博物館(構建藏品管理信息系统) |
張弘星博士 |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中國部資深研究員 | 圖像主題索引淺談—中國藏品數據庫建設的新思路 |
張譽騰教授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文創行銷 |
陳濟民先生 |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 | 建構首都核心區文化意象—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 |
嵇若昕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 文物帳冊與文物研究 |
葉惠玲女士 |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亞洲藝術部典藏主管 | 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文檔 |
鄧民亮博士 | 香港藝術館館長 (中國文物) | 走向未來—香港藝術館擴建計劃與展覽及收藏方向的新定位 |
賴瑛瑛教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 | 博物館的價值與創新 |
張藝議博士,北山堂基金總監
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及藝術系禮任副教授
劉鳳霞博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
鄧民亮博士,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
林永欽先生,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許兆宏先生,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高宜君女士,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陳東和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嵇若昕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鄭邦彥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姓名 | 職銜 | 微型展覽方案題目 |
---|---|---|
卜琳女士 | 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瓷器展廳策展人 | 宮闈之秘 千峰之翠 |
王雙女士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保管部館員 | 仙境之鹿—漢代鹿文物微展覽 |
申桂雲女士 | 遼寧省博物館典藏部主任 | 踏花歸來—唐代貴族女性游春習俗展 |
朱敏女士 | 常州博物館保管部主任 | 春耕—我們的播種祭祀 |
江潔女士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書畫文物保管員 | 宮闈之秘 千峰之翠 |
吳文潔女士 |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展覽部負責人 | 春耕—我們的播種祭祀 |
吳秀華女士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副館長 | 山海東西—周天子與西王母瑤池相會是傳說還是史實 |
吳悠女士 | 上海博物館文化交流辦公室館員 | 山海東西—周天子與西王母瑤池相會是傳說還是史實 |
邱瑋女士 | 雲南省博物館辦公室副主任 | 春耕—我們的播種祭祀 |
姜岱品先生 | 安徽博物院館員(藏品徵集與保管) | 千年不忘姑蘇城—平江圖的故事 |
張素琪女士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典藏部主任 | 仙境之鹿—漢代鹿文物微展覽 |
陳剛先生 | 南京博物院社會服務部主任助理 | 仙境之鹿—漢代鹿文物微展覽 |
陸雪梅女士 | 蘇州碑刻博物館館長 | 千年不忘姑蘇城—平江圖的故事 |
楊藝女士 | 蘇州博物館展覽設計部主任 | 宮闈之秘 千峰之翠 |
劉宇馳先生 | 國家文物局數位元展示研究基地副主任 | 山海東西—周天子與西王母瑤池相會是傳說還是史實 |
劉莉女士 | 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示中心館員 | 千年不忘姑蘇城—平江圖的故事 |
劉詩秋女士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展覽部館員 | 踏花歸來—唐代貴族女性游春習俗展 |
韓曉潔女士 | 旅順博物館書畫文獻研究部主任 | 踏花歸來—唐代貴族女性游春習俗展 |
第二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教育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協辦: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贊助:北山堂基金
嘉賓 | 職銜 | 演講題目 |
---|---|---|
司徒元傑先生 | 香港藝術館館長 (虛白齋) | 以教育為本的博物館策展方略 |
司徒嫣然女士 | 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藏品/服務) | 香港文化博物館中的藝術與歷史教育 |
白鈴安博士 | 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 | 博物館建築展品的教育元素:乾隆花園珍寶展及蔭餘堂案例研究 |
石瑞仁先生 | 臺北當代美術館館長 | 藝術介入社區 |
吳志華博士 |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 | 如何吸引觀眾以及在博物館中培養學習氣氛 |
吳世全先生 | 臺北市立美術館研究員 |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義工培訓及社區推廣 |
何慶基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文學碩士課程主任 | 以人爲本的博物館:21世紀博物館的重新定位 |
林國平博士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處長 | 兒童學藝中心、數位典藏行銷、Facebook社群 |
胡錘先生 | 榮休北京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中心主任 | 1. 建設面向未來的博物館 |
陳信鈞先生 |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專員 | 文化平權教育推廣活動、Facebook社群網站推廣、義工培訓 |
張譽騰教授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 臺灣博物館政策與展望 |
嵇若昕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 21世紀博物館大型特展的規劃 |
劉鳳霞博士 | 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 | 超越博物館:讓博物館融入生活 |
蕭麗娟教授 |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 | 博物館教育的新天地 |
姚進莊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及藝術系禮任副教授
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及藝術系禮任副教授
嵇若昕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訪問學人
蘇芳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及藝術系講座教授
姓名 | 職銜 | 微型展覽方案題目 |
---|---|---|
王璐璐女士 | 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館員 | 金身玉服—漢代金·玉·銅獸型環紐鎮特展 |
左駿先生 | 南京博物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館員 | 金身玉服—漢代金·玉·銅獸型環紐鎮特展 |
朱勁中先生 | 廣州藝術博物院陳列研究部館員 | 鄂君啟金節—2300年前免稅通行證 |
李威先生 | 常州博物館陳列部館員 | 美麗的見證人 |
何宏女士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傳教育部主任、研究員 | 相看兩不厭 —明清瓷上繪畫與傳統繪畫的對視 |
李嘉儀女士 | 澳門路氹歷史館/住宅式博物館行政及教育推廣職務主管 | 金身玉服— 漢代金·玉·銅獸型環紐鎮特展 |
岑頴雅女士 | 香港文物修復辦事處二級助理館長 | 雪域的婀娜—吐蕃銅鍍金蓮花手菩薩小展 |
吳昌穩先生 | 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示中心副主任 | 相看兩不厭 —明清瓷上繪畫與傳統繪畫的對視 |
孟倩女士 | 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館員 | 鄂君啟金節—2300年前免稅通行證 |
梁儀花女士 | 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 | 美麗的見證人 |
黃慧怡女士 |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 相看兩不厭 —明清瓷上繪畫與傳統繪畫的對視 |
楊燁旻女士 | 上海博物館教育部館員 | 盛世姑蘇—18世紀的蘇州全景 |
盧莉女士 | 湖南省博物館文物研究文博館員 | 美麗的見證人 |
謝曉婷女士 | 蘇州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 | 盛世姑蘇—18世紀的蘇州全景 |
薄海昆先生 | 首都博物館展覽部項目負責人、副研究員 | 雪域的婀娜—吐蕃銅鍍金蓮花手菩薩小展 |
薛燕女士 |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行政秘書、展覽策劃員兼編研 | 盛世姑蘇—18世紀的蘇州全景 |
戴軍平先生 | 貴州教育博物館館長 | 鄂君啟金節—2300年前免稅通行證 |
羅興連女士 | 廣州博物館教育推廣部主任 | 雪域的婀娜—吐蕃銅鍍金蓮花手菩薩小展 |
第一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設計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及藝術系
協辦及贊助:北山堂基金
臺灣接待機構:中國文化大學及華岡博物館
嘉賓 | 職銜 | 演講題目 |
---|---|---|
丁新豹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及名譽高級研究員 | 博物館常設展的構思與籌劃: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為例 |
司徒元傑先生 | 香港藝術館館長 | 現代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與演繹手法 |
李蓉蓉女士 | 上海博物館陳列設計部主任、研究員 | 陳列設計是一種創造 —— 簡述上海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 |
孫志新教授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中國藝術主任 | 1. 專題展覽(臨時展覽) 和巡迴展覽的策劃和運作 |
林業強教授 | 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 | 藝術博物館策展 ABC |
孫淼博士 | 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部陳列設計室副主任及副研究館員 | 中國傳統藝術語境與博物館空間 |
莫家良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主任 | 展覽策劃中的教育元素 |
張弘星博士 |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中國部資深研究員 | 1. 策展中的當地語境 —— 以V&A 本年度大型特展《國際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展700-1900》為例 |
黃秀蘭女士 | 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 | 展覽策劃:從人、物、情出發 |
嵇若昕教授 |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館長、史學系教授 | 1. 博物館大型特展的規劃 —— 以21世紀台北故宮的重要展覽為例 |
蘇芳淑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講座教授 | 策展人的角色 |
姓名 | 職銜 | 微型展覽方案題目 |
---|---|---|
付文軍先生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 馬背上的騎士 |
何碧琪女士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館員 | 黃州寒食 |
李梅女士 | 首都博物館研究與展示中心展覽三部主任 | 金度永生·遼代鎏金銀面具 |
李衛平先生 | 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員 | 一塔一世界—雷峰塔地宫出土五代吴越阿育王塔特展 |
梁麗輝女士 | 廣州藝術博物院陳列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館員 | 長樂享太平 — 樂游皇帝的家園 |
莫潤棣女士 | 香港藝術館一級助理館長 | 長樂享太平 — 樂游皇帝的家園 |
陳麗碧女士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 | 金度永生·遼代鎏金銀面具 |
曾玲玲女士 | 廣州博物館陳列研究部主任 | 一塔一世界—雷峰塔地宫出土五代吴越阿育王塔特展 |
舒麗麗女士 | 湖南省博物館館務秘書 | 金度永生·遼代鎏金銀面具 |
趙佳女士 | 上海博物館展覽部主任助理 | 一塔一世界—雷峰塔地宫出土五代吴越阿育王塔特展 |
劉韞女士 | 遼寧省博物館研究館員 | 長樂享太平 — 樂游皇帝的家園 |
樂俏俏女士 | 浙江省博物館陳列策劃館員 | 臥游·趙幹江行初雪圖 |
蔡淑蓉女士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陳列研究部館員 | 黃州寒食 |
賴玉玲女士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 臥游·趙幹江行初雪圖 |
駱偉雄先生 | 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示中心副主任 | 臥游·趙幹江行初雪圖 |
譚曉玲女士 | 首都博物館副研究員 | 馬背上的騎士 |
鄭瑞芳女士 |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二級助理館長 | 馬背上的騎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