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http://goo.gl/forms/Wb4UC5etjR
議程請按此瀏覽。
本研討會主要從文化角度入手,探討與「左翼」思潮相關的種種文藝和文化現象。我們所關注的,是「左翼」思潮從二十世纪上半葉開始形成的跨文化交流現象,而非其狹義上的政治意涵。馬雅可夫斯基、特列季亞科夫、愛森斯坦、維爾托夫、本雅明、盧卡奇、布萊希特、葛蘭西、羅曼羅蘭等,均為二十世紀同代人,而且跟東亞知識份子、文人和視覺藝術家有或多或少的歷史因緣。超越國界的世界大同或國際主義精神(Cosmopolitanism又譯作「世界主義」、「大同主義」或「寰宇主義」),是這批左翼作家、藝術家和知識份子的共同信念。任何國際潮流都是動態的,左翼文藝更是如此;既然理論和文本都可以旅行,左翼文藝和知識份子就更不例外。我們這一系列有關世界文學和左翼國際主義的研討會的目的,正是為了深入探討這一跨文化交流的現象。
與「國際」和「世界」相應,「在地」(local)的觀念也是動態的。它不能定位於一個國家或地方,也不能僅僅從東亞角度來觀察。「在地」的定義無妨放寬一點:它可以意指台灣、大陸、香港、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甚至整個亞洲地區都可列入「在地」的範圍之內。不過,各地左翼文藝思潮的面貌和實質各不相同,如能加強亞洲各地學者的學術互動,將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思想碰撞。
此外,這次會議同時希望能將「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當今的重要觀念,重新置放在歷史的脈絡中加以考察。這個「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的工作,需要進一步與「世界化」或「國際化」語境整合或「協商」。英美的理論界,正開始探討以上課題(如Appiah、Cheah、Robbins),但如能跟世界文學、藝術史和思想史聯在一起,仔細分析各種不同的視覺媒體創作、文藝思潮和知識份子活動裡所內含的全球化和世界主義線索,當有更豐碩的成果。因此,是次會議希望能拋磚引玉,進一步引發相關的跨學科討論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