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請願—前言 中大四十年, Sound of Silence, 示威/請願 原創文章 鄧小樺 不少學運文獻都指出,八九之後,學生運動有「走上街頭 」的趨勢,比以前更多地使用示威請願的方式表達訴求, 而這是對八九民運精神的一種繼承(可參考「六四作為一 個起點」全輯)。資料顯示,中大人在其中扮演了相當積 極的角色。 94、95年,中大校園出現了一個名為「同學自主力量」的 自發組織(詳見「新舊學運」專題),他們追求的是所有 同學都能自發地參加校政,而他們為了引起同學關注,採 用了許多搶眼新穎的示威方式。這些方式在2003年的今天 可能已司空見慣,但在90年代中的當天,是開了中大以至 整個社會示威文化的的先河。 由於人數不足而傾向著重象徵性的示威請願行動必須有一 定的搶眼程度,才能吸引傳媒、透過報導而引起公眾注意 ,從而產生壓力達到效果。而由於傳媒逐漸只集中報導學 生的搶眼行為,學運也就逐漸被貼上「激進」、「欠缺理 智」的標籤(詳見「傳媒曝光哲學」icon)。雖然如此, 示威畢竟慢慢成為香港報紙每日必然的新聞之一。 本專輯於03年五月完成,當時受訪者施鵬翔(「同學自主 力量」參與者、活躍社運份子、現職「綠色和平」)總結 他多年來的感受,認為在香港,大部分的示威都不能達到 實際效果。然後,在本書編輯工作的同時,2003年的7月1 日,香港逾50萬市民上街,參與反廿三條遊行(下稱「七 .一」)。 在「七.一」中我們可以看見:嘉年華式的氣氛和認真堅 持的態度同時溢於言表;市民熱衷投入心力去自製道具、 設計口號,這些並被傳媒大量正面報導,肯定為民間智慧 ;遊行被普遍認可為和平、理性、高質素,一反示威「激 進」、「暴力」的標籤;而且,它有效。「七.一」可能 已扭轉香港社會的示威文化,及整體社會對示威的態度, 讓市民認知和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七.一」的衝擊和(長期)影響或未可料,產生於這樣 莫測變幻的香港文化的時空,本icon可說是很不完整的, 只是一些簡單資料的收集和初步的探討,無法照顧後七一 的示威文化景觀。施鵬翔長年參與學運、社運,他的經歷 和視角,應是豐富而具說服力的;另外,反廿三運動中, 中大學生會頒「精忠報國」錦旗予當時的保安局長葉劉淑 儀,其別緻的請願方式引起了社會的注意和反響,可立此 存照。 希望以下被訪者的實踐經驗和看法,能成為日後的實踐者 的資源,並幫助我們之後的研究者建立更佳的論點。此外 ,在這個icon所不能照顧的部分,中大學生組織中人可以 反思一下,「七.一」是如何製造群體中的認同,這些經 驗又如何可成為我們日後抗爭運動的資源。結而言之,當 日「同學自主力量」的小型別緻示威是回應著「示威冇人 理」的情況,而我們也不能就此天真樂觀地相信「七.一 」就是根治「示威冇人理」的萬靈丹。因為「七.一」與 小組自發的示威在人數、性質和抗議目標方面皆不可相提 並論,則「七.一」的成功並不代表「自主」當日所面對 的問題已然消失。然而,「七.一」的確強化了公眾對示 威行動的認同,往後的示威搞手應可把握這一點,參考小 組式示威的長處(如靈活性),並在「七.一」中不同原 則、訴求的群體團結合力的經驗上,創造新的示威行動, 達到長期效果。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四 − 一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