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禁忌 2022年 11月, 性/別 文:月野兔 「我覺得我嘅尷尬係社會俾我嘅,知道成件事係正常嘅生理反應之後,諗深一層都好似冇咩需要尷尬。就好似瞓覺會流口水,人會打乞嗤、會咳、會流汗。如果接受呢次採訪,俾人知道月經係常態,(會反思到)點解啲人會咁忌諱,或者點解唔可以有drop spot 呢?」身為男性的Alvis 說。 月經與其他生理反應一樣,是自然不過的事情,為何偏偏是月經會受到污名化?《社區報》透過採訪跨世代基層婦女、性/關組義工、男學生,記錄不同年代和性別的香港人對月經的看法,以及經歷的性教育怎樣塑造他們。 缺席的月經教育 「緊係屋企人教啦,以前學校冇性教育㗎。係家姐教我點用M巾,但係又冇解釋點解流血」在女工合作社工作的惠儀說。中小學的性教育對惠儀而言是陌生的,月事產品的知識是從她家人口中得知, 月經的身體原理卻是空白一片。 惠儀笑說「如果有女仔漏M,男仔見到可能會問係咪受傷。」性教育在上一年代並未普及,學校欠缺正規的性教育,女性對月經感到一知半解,男生對此更是一頭霧水。縱使惠儀長大後意識到月經是女性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她直言自己不及新一代人開放,在家中亦很少向兒子提及月經的話題。 物質貧乏的年代 惠儀憶述起以前的月經產品和現今的環保月經用品一樣由棉花與布料組成,不同的是需要自行用繩索固定在身上,無法黏貼在內褲。惠儀指着「月經用品分享盒」解釋,以前的款式選擇沒有那麼多,現在的款式則應有盡有,分為日用和夜用的衛生巾、棉條、衛生褲等。 對上一輩人而言,現今的性教育已有莫大進步,月事產品亦更加方便女性。但年輕一代的想法又會否有相似的看法? 首次月經來潮的羞恥 山城性/別關注組的義工 Dora 回想起中一的考試期間,突如其來的初次月經來潮讓經血染紅了校服,身上也沒有月事用品,頓時令她不知所措。幸好,校工替她更換校服並提供衛生巾,免卻不便。「又冇目光取笑嘅,大家都知道係咩一回事,好彩係女校,又冇好差講啲好衰嘅嘢,但自己就覺得好shame。」Dora 身邊的女同學普遍體諒她的處境,反而是她自己對月經感到羞恥。 當 Dora 回到家中,外傭看見沾上血的校服感到嫌棄。外傭的反應彷彿給予 Dora 一種錯覺,月經就是不潔的象徵。而這種月經污名的觀念在現今的香港社會也很常見,值得反思的是,這種根深柢固的觀念是從甚麼時候建立的? Dora 分享從小接受的性教育給予她一種月經羞恥的文化。她憶述第一次接觸性教育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常識科,後來家計會到校講解性教育,男女學生分開聽講座,家計會職員和老師會在確保男同學不在場時向女同學派發衛生巾。這種慣常的做法給予人一種感覺,月經的話題只可以在有女性的情況下提及,男性無需要了解。直到中一、二的科學科,老師會從生物學角度向學生講解男女的生理結構。 Dora 坦言,初中的性教育對她沒有實質幫助,反而向她灌輸了一種傳統觀念,就是月經屬於私人和禁忌的話題。這也反映了大多中小學會以生物科取代性教育的部分,青春期青年對身體變化的不安,不是生物角度解釋原理後就能消解,同濟間的嘲笑與目光依然是無形的壓力,令大家難以接受性的存在 而 Dora 小時候的經歷,正正反映了現今的性教育如何塑造女性對月經的污名化。至於男性所接受的性教育又會怎樣影響他們對月經的看法? 男以理解、男以啟齒? 修讀護理系Alvis在中一、二的時候便知道月事的概念,小時候的印象是麻煩,與性完全沒有關係。這是源於他家中的母親、兩位姊姊有時候會吩咐 Alvis幫忙拿取和購買衛生巾,而Alvis 對衛生巾的款式感到陌生,方形的棉就好像一塊塊「紙皮」,對月經沒有任何認知。有不少男性幫忙購買月事用品時,總會擔心他人異樣目光,Alvis 笑說每次購買衛生巾也擔心被家人責罵選錯款式,多於其他人會否留意他。 Alvis講述家中沒有正式的性教育,只是透過平日的觀察得知女性有些日子需要使用月事產品,但對女性身體原理和月事產品的細節一無所知。比方說,Alvis在小學的時候曾目賭女同學不小心經血外流,當時他意識不到是與月經相關,也無法把經血外流聯繫到家中女性需要月事用品的經歷。可見,Alvis 小時候對月經的概念模糊和零碎,而家人也仿佛不用任何解釋,月經成為既親近又疏離的事物。 至於學校的性教育,他分享小學的常識科會向學生從生物學角度介紹青少年的青春期,解釋男女性徵有甚麼分別。到高中修讀生物科的時候,才是 Alvis 正式了解月經的階段。他當時認識了月經周期的計算、荷爾蒙變化、排卵期等生物學理論。 「都係有啲興奮嘅,因為我唔知係咩嚟,好似有啲嘢我哋好想知,但佢又講啲唔講啲,唔知做乜,咁就會有啲好奇心」Alvis 提到他和同學可能因為正值青春期,對性相關的議題感興奮,老師則是一本正經的講解,形成鮮明的對比。港人普遍對性感到避忌,而師生缺乏性教育培訓。當老師提及與性教育相關的議題,並不清楚如何拿捏教學的尺寸。只懂得書本理論的教學,但不善於處理學生的好奇與困惑。 Alvis 小時候對月經沒有太大感覺,到高中時開始感到好奇,長大後反而感到尷尬。因為他身邊人對月經感到獵奇和羞恥,彷彿帶給他一種感覺,月經是屬於女性的私人議題。例如他看見女同學之間會好像「黑暗交易」般借用衛生巾,也會把衛生巾放在收納袋,甚少在大眾面前討論和拿取。 也看過有女同學曾因經血外流弄髒校裙,其他女同學立即幫忙「護送」她前往洗手間清洗校裙,男同學則是異常的安靜。種種意象都彷彿告訴Alvis身為男性不應理會屬於女性的私人議題。而他身邊有男同學很貼心地隨身攜帶衛生巾,但Alvis 自己則不會這樣做,感覺好像跨越了與女性的界線以及違反了社會常態,擔心會被誤會,繼而會感到尷尬。 長大後的轉變 隨着年紀增長,Alvis漸漸意識得到月經是一件自然的事情,過往與伴侶的經歷也令他學會體諒女性在生理期的需要。他分享以前拍拖的時候,發現女友每次經歷月經時都會伴隨一些生理反應:肚痛、情緒化、皮膚變差。此外,他也留意到女友在生理期的前後會按經血和分泌物的流量採用護墊。這些經驗逐漸使他習慣月經的存在。 與此同時,多年來根深柢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便能消除的。在受訪期間 Alvis 偶爾會露出靦腆笑容,聲線不自覺變小,流露出尷尬的情緒。儘管如此,他心底裏還是認為月經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無需感到羞恥。「我覺得我嘅尷尬係社會俾我嘅,知道成件事係正常嘅生理反應之後,諗深一層都好似冇咩需要尷尬。就好似瞓覺會流口水,人會打乞嗤、會咳、會流汗。」他亦期望透過是次訪問改變大眾對月經的看法,「如果接受呢次採訪,俾人知道月經係常態,(會反思到)點解啲人會咁忌諱,或者點解唔可以有drop spot 呢?」 同樣地,Dora 也認為有必要消除月經污名化,並在中學畢業後積極參與校園的性別活動,希望能填補昔日的空白。Dora 大學修讀的本科課程涵蓋性教育部分,課程需要她編寫教案,以及設計性教育課程給青少年。她形容大學的性教育與中小學截然不同,令她驚覺性別議題可以開放討論,並不是難以啟齒的事情。而至她回想起中一初經的經歷,Dora 認為月經是很自然的事情,無需感到羞愧。「我覺得係每個女仔都會有嘅過程,我覺得唔係話真係好負面嘅嘢嚟嘅,細個就真係覺得好負面,好煩呀,雖然而家都好煩,成日都要換野。但整體嚟講我覺得佢係每個女仔都要經歷嘅嘢,唔可以唔要佢,除非你變老。」 除此之外,Dora 大學畢業後繼續積極參與坊間的活動推廣性別議題,她曾在一所關注跨性別的非政府組織擔任義工,後來到中大修讀碩士課程,她亦報名成為山城性/別關注組的Drop Spot 義工,定期到供應點更換月事用品。Dora 分享她在大學圖書館廁所的供應點補充月事用品的時候,偶然會遇到同學好奇的目光,Dora 會藉此向她們解釋 Drop Spot 計劃的內容。她形容以上的經歷是一種「廁所裏的教育」,能夠為月經去污名化,令同學明白月經並非私人領域的問題,而是公共領域的議題,例如校園是否足夠性別友善的設施? 改革的必要 上一代的性教育,提及月經話題的機會少之有少,令大眾對月經認知匱乏,以至身兼教育下一代一任的父母對月經話題有所避忌。反觀目前的性教育,正如 Dora 和 Alvis 經歷一樣,以生物學角度分析月經議題為主,也會安排家計會作教導。可惜的是,學生對月經感到尷尬,老師缺乏培訓,學校的性教育欠缺規劃,無一不是證明了現今性教育的缺陷。 雖然教育局曾在1997年和2008年分別制定《香港性教育指引》以及《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當中涵蓋生理構造、感情關係、性騷擾等的議題,但由於這只是給學校提供參考,沒有強制要求學校跟從,實際情況視乎學校和老師的決定。另外,現時缺乏對老師的培訓,令到老師教導性教育的時候可能會憑主觀感受教導學生,難以消除年青人對性別議題的迷思。 提及到性教育的改革,Dora 在大學期間學習編寫性教育教案值得一提。與較傳統主流的性教育不同,她會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中西文化不同之處,讓人反思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力。而且課程內容會包括性小眾的議題,打破社會主流的異性戀意識形態。而Dora 也有將教案實踐出來,她曾到中小學宣傳,深受學生歡迎。可惜的是,短期活動難以達至長遠的成效。Dora的經驗正正是性教育改革的可能性。若然中小學能夠採用類似教學,安排老師接受相關培訓,以及開設恆常的性教育課程讓男女學生一併上課,相信能夠減少月經污名化的現象。 理想的性教育,應該以貼地的方式回應青少年最迫切的疑問,打破對性的禁忌,不應以過於理論化的角度教導學生。而性教育的命題,是每個人都必需面對的。若然理想的性教育能夠實現,或許Dora就不會爲身體的自然反應感到羞恥,Alvis也不會對異性的生理反應欲言又止。說到底,這不單是月經議題本身,更是社會共同重視和承擔的議題。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 一 = 9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