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Blog

四月選書:生活在他方——讀那些異鄉人的故事

April 4, 2021



法國詩人Rimbaud曾說過「真正的生活在他方」(La vie est ailleurs),為後世不斷引用。面對原來生活的各種瓶頸時,相信無人會沒有想過可以如何活得好一點,活得更有意思一點。很多人離家的原因都是想尋求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就算在當地的遭遇不如預期,總比受困於原來的生活好。

今月選書以「離家者」為主角,五本書中的主角各有不同背景和經歷,他們為生計、為自由、為生存,帶着自己的苦衷到外地尋找新的生活。「異鄉人」的身份使他們獲得與當地人不一樣的體驗。他們的見聞通過不同形式流傳下來,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微觀他方的歷史及社會變遷。

......


《南中國的世界城:廣州的非洲人與低端全球化》
麥高登(Gordon Mathews)與林丹、楊瑒 著.楊瑒 譯

在廣州的小北,聚集了為數不少的非洲商人,他們在中國採購廉價或假冒名牌的產品,然後運回家鄉銷售。身處在言語不通的社會中,他們如何謀生、生活,甚至成家立室?這是來自於發展中國家的移民正在創造的全球化,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及教授麥高登稱之為「低端全球化」。繼研究重慶大廈後,他再次闖入少數族裔的聚居地,與當時兩個人類學學生楊瑒和林丹在小北進行共數年的田野考察。他們訪問許多合法或非法留在小北的非洲商人,通過這些素人的故事,還原廣州低端全球化和中非交流的真實面貌。麥高登特別提到,此書刻意把學術討論和引用降至最低程度,期望這個議題顯得更通俗有趣。




《蘇聯流亡記:一個中國「外逃者」的回憶錄》
雷光漢著.蕭默 編訂

「現在中國正在『一打三反』,天天殺人,我是為了活命,才逃過來的。」 在中蘇界河霍爾果斯河投河自盡不果,雷光漢爬過鐵絲網,隻身從新疆逃到蘇聯。面對蘇聯軍官的一句「為何要逃到蘇聯來?」時,他吐出了這句話。

雷光漢在中國被劃為「右派分子」,每天提心吊膽地在新疆挖煤勞改。他認為沒有什麼比文革更可怕了,因此在1970年毅然逃到蘇聯。那時他相信「蘇美合作,主宰世界」,以為在蘇聯便有自由,有機會走去其他國家。萬料不到,驚心動魄的流亡生活在等待他:被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審訊和長期監視、試圖逃亡伊朗失敗被囚七個月、流放南西伯利亞農場墾荒四年……這些無法磨滅的記憶,促使他在60歲的時候寫下過去20年的流亡記。他的紀錄揭開蘇聯底層社會的生活,是十分難得的珍貴史料。建議讀者先看收錄在書中、來自《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作者高華的書評,相信能以更廣闊的眼光閱讀此記。





《家園何處是》王賡武 著 ・林紋沛 譯
《心安即是家》王賡武、林娉婷 著 ・夏沛然 譯

海外華人史學大家王賡武由出生的一刻已是一個「新移民」。故鄉在中國,出生地在印尼,成長期在馬來亞。縱使他一直困惑於自己的身份,不過這些多元文化經歷卻培育了一顆對世界的好奇心,這與他後來走上學術道路有莫大關係。在年近九旬之際,他寫下自己「長年半游牧生涯」的觀察和感悟。回憶錄上卷《家園何處是》回望那些充滿不確定性和轉折的少年經歷,下卷《心安即是家》與太太林娉婷合著,述說他們在倫敦成家立室,先後遷居五個國家、七座城市的旅程。從前王的家鄉觀念仍置在「國家」的框架之中,可是在各種閱歷及世界動盪的因素影響下,另一種家的形式已漸漸成形——自由的校園成了他的避風港。讀過王賡武關於「家」與「世界」的探索,望讀者也能一步步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




《古巴家書:兩個家庭的傷心史》
雷競璇編

在十九、二十世紀時,很多男性華人為了生計而到外地謀生,有些人或能賺大錢風光回鄉,可是有不少人就此與家人分離,至死也未見妻兒。此書輯錄兩個古巴華僑家庭的故事,讓讀者能同時窺看華僑在外及家眷在鄉的生存面貌。第一部分先是編者雷競璇的爸爸從古巴寄回家的200封書信,提供在外打工的華僑視覺。雷競璇在整理這些書信時,認為爸爸既坦率也晦澀——他毫不保留地表達對家的思念,卻輕描淡寫自己的困境及政局之動盪。這種華人家庭習以為常的「報喜不報憂」,同樣反映在書的第二部分。此部分藉由譚震勝先生口述,記錄華僑家庭中留在家鄉的一方的經歷。這些眷屬的遭遇及抉擇,是當時在遠洋的一家之主所無法知曉的。譚坦言這種家庭很不健全,沒有舉家團聚的時刻,然而正是眾多華僑家庭的寫照。




小結

我們在短途旅行時總是把握時間,只顧看最惹人注目的事物,往往忽略那個地方的其他面貌。而且有些面貌不易發掘,是我們從官方記載、傳媒報導、甚至當地人分享都找不到任何頭緒。以上的故事為讀者帶來一些相對罕見的「遊歷」,除了對世界又認識多一點外,希望主角的心路歷程也能使大家反思,自己想要什麼模樣的生活。

試讀/購買

香港銷售(HKTV MALL店):https://bit.ly/3r7q2mt

海外銷售(本社網站):https://cup.cuhk.edu.hk/2021April


三月選書:咬菜根不難過—— 讓書餵養心靈的胃

Mar 3, 2021



晚市堂食重開,疫苗到港,上班族重回辦公室,社會趕着回復正常運作,但是我們又可有復原過來嗎?

最新公佈失業率創17年新高,這個冰冷的數字埋藏了多少心酸故事?有無業/失業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段時間特別煎熬。有人會安慰說只是「待業」,但內心的焦慮只有自己知。在家中百無聊賴時,你可有困惑於「我是誰」、「我可以是誰」?會否像麥兜那樣,害怕成為不了「社會棟樑」,給世界淘汰?

「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經得起苦日子的考驗,我們便無堅不催。本月以「咬菜根不難過—讓書餵養心靈的胃」為主題,特意挑選本社治癒系書籍,當中有詩、有小說、有個人雜記、有人生哲理,望能成為讀者的comfort food。在最容易丟失自我之際,正是最需要閱讀之時。我們深信,文字不僅是傷春悲秋的媒介,還潛藏了救贖的力量。那份力量能贈你溫暖,同時伴你面對這個世界。


《給孩子的詩》北島  選編

出版年份:2014

寫詩如做夢,可以天馬行空。讀詩亦未必要運用邏輯思維,想像力和好奇心反而更重要。詩人北島特意精心挑選過百首中譯外國詩和漢語新詩,編成《給孩子的詩》。這些作品來自八十多位古今中外的著名詩人,包括葉慈、狄金森、普希金、泰戈爾、卜.迪倫、谷川俊太郎、余光中、也斯、顧城等等。他們詠歎大自然的美好,訴說人生的喜怒哀樂。北島認為詩歌正如點燃的火炬,可以照亮突然醒來的人。因此這本書並不只是「給孩子」,成年人只要有一顆童心,也能得到詩歌的治癒。




《小王子的領悟 (新版)》周保松 著

出版年份:2017

這是周保松教授的一本閱讀札記。他以真誠坦率的文字,記下閱讀《小王子》期間的所思所想。《小王子》這本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著由他念中學時已開始陪伴他,三十年間他一讀再讀,才漸漸理解書中不同問題的意義。小王子與不同人/動物的對話帶出不少哲學反思,周保松善用其哲學筆觸探討這些問題,如「馴服」、「愛」、「責任」、「幸福」、「選擇」、「身份」、「孤獨」、「死亡」,帶領大家理解小王子的世界。我們成長後往往忽視不少重要的情感和價值,並漸漸消極接受不理想的世界,落入犬儒。此書將會教你認識美好世界的模樣,並得到實現她的力量。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劉紹銘、梁淑雯 選編

出版年份:2019

從前香港報紙副刊是「方塊文章」的天下,名作家的散文小品透過那一塊塊豆腐般的空間,接觸到飲茶閱報的讀者。臺灣的散文空間相對「寬敞」,文學雜誌沒有太多限制,作者更有彈性發揮。這些文章輕鬆幽默地道盡人間的甜酸苦辣,逗讀者一笑。《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為兩位編者劉紹銘、梁淑雯閱讀無數散文後選編的成果。此書雲集三十七位著名港臺作者,包括西西、小思、董橋、黃碧雲、三毛、劉克襄、蔣亞妮等等,文章的寫作年份由七十年代至今,內容盡是人情趣味、地方記憶和飲食藝術。讀者既能細味文字的「人間煙火」,也可見證兩座城市數十年來的變遷。



《吃馬鈴薯的日子》劉紹銘 著

出版年份:2019

「我記下這段生平的用心,是為了勵志……希望他們看了本書,也會像我當年的決心一樣:咬着牙,掙下去。」本地著名學者及翻譯家劉紹銘在《吃馬鈴薯的日子》自序說道。

此書收錄的兩篇雜記〈童年雜憶〉和〈吃馬鈴薯的日子〉,記下了影響劉紹銘至深的兩個階段—(不太美好的)童年歲月以及在美國當研究生的時期。劉紹銘童年時寄人籬下,打過多份散工,吃了不少苦頭,他形容為一輩子磨滅不了的傷害。在美國時,劉三餐都在吃馬鈴薯的刻苦求學日子,比起童年的經歷,並不算是什麼折磨。這本勵志小書沒有老生常談,而是他為了那些沒有父母或社會福蔭的人,「出賣」自己的故事,望他們能領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菜根譚〉的人生哲學:易、儒、道、佛合解》閔建蜀 著

出版年份:2009

儒家進取,道家出世,佛家不執。諸子百家學說主張各異,可是核心皆是談如何「做人」。明朝萬曆年間的格言集《菜根譚》正巧妙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通過樸實的文字論述修身、處世、待人、齊家的哲理。坊間有不少解說《菜根譚》的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榮休講座教授與榮譽院士閔建蜀的《〈菜根譚〉的人生哲學:易、儒、道、佛合解》特別加入他精研的易家學說 ,透過《易經》的哲理與陰陽卦畫的方法來解析,擴大思考框架,從而發掘原哲語的更多意義。每章節開首先論述某價值之於四家學說的意義,如謙、恕、去妄欲、磨煉、慎道等等;下半部則以相應的《菜根譚》格言進一步說明,此結構用意為引導讀者理解原著的與儒道佛的聯繫。至於如何把這些哲理應用在現實中,就是讀者的功課了。



小結

借用《菜根譚》的一句:「一苦一樂相磨煉,練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生活就是悲喜交錯,有時豁然開朗,有時卻走進死胡同。以上書籍並非什麼工具書,縱未能為各人的心病對症下藥,卻能以溫暖的方式,引導我們反覆思考生活的意義,以及摸索幸福的路徑。 


試讀/購買

香港銷售(HKTV MALL店):https://bit.ly/3r7q2mt

海外銷售(本社網站):https://cup.cuhk.edu.hk/2021March


香港電影已死?《黃昏未晚》的角度

Feb 25, 2021



本港戲院近日重開,一連多齣港產片隨即上演,再次掀起城中熱潮。大家討論的除了不同電影的劇情優劣、票房預測,「香港電影已死?」這個永恆大哉問,又再引來各方爭論。

有論者認為逝去的黃金年代難以留住,亦有人認為市場、技術「大洗牌」之際,香港電影的路仍然未走完。文化研究學者彭麗君教授在2010年寫出《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及後於2018年推出增訂版,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幾年過去,業界發展沒有一刻停下,社會氣氛更是恍如隔世,書中種種論述或者未必能緊貼日新月異的變遷,但作者的中心論點,仍然值得借鑒。


論不同世代對電影的看法

「不少香港年輕人對香港文化的理解和實踐,已經跟上一輩完全割裂。除了是因為互聯網逐步管理和革新文化製作和接收外,也是因為香港新一代對傳統文化工業的厭惡與不信任。電影,作為傳統文化工業的代表,也沒法再承載這一代人的創意、親密、憂慮和想像。相反,很多年輕人相信,傳統文化工業是既得利益集團的意識形態灌輸渠道,也是資本主義的合謀。」(頁ix,增訂版序)


「今天很多香港年輕人都自覺地站在廣義的社會建制的對立面上,覺得文化不能再用工業模式來製作和營銷,也不再眷戀一些去政治的、純娛樂的文化。反而,新一代的文化應該是機動的、批判的、本土的、社群的。這樣的文化,傳統的雅俗之別已經不再明顯,也沒有很清楚的主流和另類的分野,我們見到更多非工業的電影/錄像作品。」(頁x,增訂版序)


「電影工業」的前景

「我覺得大家不能再用『工業』這種思維來理解今天的香港電影,因為在中國電影的巨大商業磁場下,香港電影作為一個商業概念已經不大能成立:香港的電影人,要麼進入中國市場,難以表現香港的在地經歷和集體感情,因為市場不需要這些,也可能觸碰各種政治禁忌;要麼放棄中國市場,但資金非常不足,根本沒法拍攝傳統主流商業電影,可能間有商業成功的例子,但鳳毛麟角,不足以維持一個工業。在傘後四年的今天,如果我們還是相信有香港電影這個概念,我們要問的是,除了商業能力外,香港電影還有何價值?」(頁xii,增訂版序)


「我們可以將獨立電影的興起看成是商業電影的對立面,但數碼科技也把兩者更緊密的聯繫起來,在香港電影市場中,同時存在和互相滲透着商業和另類製作,王晶可以投資《天水圍的日與夜》,而獨立電影人也努力擠進商業電影圈。最重要的是,錄像把拍攝電影的門檻大幅降低,也提醒我們對電影『社群』這個概念應持的開放態度。」(286頁,總結:電影與地方)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這個書名,彷彿已經對「香港電影已死?」這個問題,作出了回應。我們的的確確是身處「黃昏」,但是否「未晚」? 而不論香港電影是否「已死」,客觀上仍然有不少有心人在努力奮鬥,到底是什麼「死了」?


試讀/購買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 (增訂版)》彭麗君 著

香港銷售(HKTV MALL店):https://bit.ly/39EBJLg

海外銷售(本社網站):https://cup.cuhk.edu.hk/SunsetNotYet

二月選書:我要懂政治!紛亂年代,尋回思想的錨

Feb 1, 2021



看2020年大事回顧的節目特別感觸,發生的事太多了,當走馬燈式重溫時,有如一次過承受這日積月累的傷痛。國與國之間角力不斷,各地社會紛爭存在已久,一場疫症卻把各種矛盾加劇呈現。歸根究底,種種問題大概離不開「政治」。

「政治」影響著社會每一項決定,最近幾年更是觸碰著香港社會上下的神經,無人再能離開政治。在此意義下,我們更需要學懂政治,掌握面對複雜世界的視野。

「我要懂政治!紛亂年代,尋回思想的錨」是本社二月選書的主題。活在世界紛亂、網絡謠言俯拾皆是的年代,從政治學專著中追本溯源也是一種生存之道。作為學術出版社,我們期望透過以下政治學書籍,為讀者提供一些釐清思緒和解答疑惑的方法。


《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葉家威、曾瑞明 著

出版年份:2019

當你現在可以輕易地買到各種外國品牌的消費商品時,有沒有想到遠在生產鏈那端,你所看不見的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工人,他們有否得到恰當的待遇及福利?

全球化具體而微地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資訊、資源及貨物等等的流通變得方便,卻產生更多牽動全球的問題。作為世界公民,我們無法置身事外,這些問題皆是人類的「共業」。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葉家威及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曾瑞明合寫的《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為中大通識教育叢書之一,以淺白文字討論全球化下的社會正義問題。書中以不同全球議題出發討論,包括民族主義、移民、消費、全球暖化、衛生及貧富懸殊問題等等,反思是否有更公平的制度去處理這些問題。討論道德等於「離地」?唯望掀起更多討論,造就改變世界的可能。



《政治的道德: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第三版)》周保松 著

出版年份:2020

《政治的道德》於2014年出版後一直是本社的暢銷書,更被譽為華文學界中的政治哲學入門經典。政治中的道德價值是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最為關懷,最為渴望在公共領域中推廣。現時社會紛亂,無疑很多人對時局抱悲觀多於樂觀。周生認為,「實然」不是「應然」,難以接受現實不等於就此讓道德退場,而是應該不懈地批判思考現存的政治觀念、制度及實踐,這正是政治哲學的任務。他透過樸實的文字及貼近生活的論證,在此書六個章節近三十篇文章談及「自由主義左翼」中的核心理念,如正當性、自由、平等、人權,解釋政治為何離不開道德。唯有繼續引領大眾認識、討論及實踐正義,公民社會才會成熟,才有可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去對抗政治之惡。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新版)》周保松 著

出版年份:2015

周保松常提到,已退休的中大哲學系教授石元康是他的政治哲學啟蒙,教他初次領悟到為何正義是社會的首要德性,引領他認識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的思想,並走上研究政治哲學之路。後來周保松在英國攻讀碩士和博士時,分別以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和《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為論文題目。《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是周保松關於羅爾斯的政治哲學的專著,比起《政治的道德》更深入及有系統地解說和分析當代自由主義的觀點及涵蓋的概念。社會正義原則下如何平衡管治的穩定性和正當性?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有什麼關係?道德與幸福能否及應否契合?國家主權與永久和平兩者的關係是什麼?這些都是他在書中剖析的重要問題。

「在一個不公義的社會,我們努力要求自己做一個正直的人,是否過於天真過於傻?……當身邊的人無動於衷,我是否有理由繼續做我該做的事?」周保松在序言的詰問,或許同樣是大眾對切身處境的質詢。他不打算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以政治自由主義作為學術理論資源,向讀者論證自由主義之於現今社會的價值,盼望一步步趨近那更公正和美好的世界。


《政治學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鄭宇碩、羅金義 編著

出版年份:1997

眼見當時的香港缺乏用母語寫作的政治導論書籍,時任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和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羅金義決定編寫《政治學新論》,望裨益本地的政治學入門者。此書的作者主要來自港台及歐美院校,為本地讀者熟悉的包括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鍾庭耀、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以及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 內容涵蓋政治研究各主要範圍,如政治學總論及研究方法、憲法與政制、公務員制度、政黨、選舉、民意調查、國際關係等等,並以這些學理與華人社會的政治經驗對照。文集後部闡析了中港台三地的政治研究新發展,當中更有談到香港過渡期的政治生態,甚具借鑑意義。


《政治學新探:中華經驗與西方學理》鄭宇碩、羅金義 編著

出版年份:2009

《政治學新論》當年在回歸前出版後反應熱烈,後來更再版三次,兩位學者消化評論者意見後,出版續篇《政治學新探》,繼續探求政治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回應時代需求。《新探》擴大政治研究的版圖,包攬中港澳台的政治學、法律及社會學等的學者,更涵蓋前作未及編修的課題,例如媒體與政治的關係,使有關華人社會政治的討論更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有關中國政治研究的篇幅比《新論》增加不少,例如民主化進程、基層選舉制度、中國語境下的司法制度、秘密會黨等,均有助揭開中國政經議題的面紗,或可啟發讀者應對波譎雲詭的中港關係。


《當代政治學十講》閻小駿 著

出版年份:2016

政權及其治理的手段,如何影響一個國家地區發展的進度和成效?管理人民時,公共事務須按照什麼規則來運行?這些正是講求實證的政治學的核心問題。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閻小駿的《當代政治學十講》,從「政權」和「治理」這兩項根本議題出發,介紹當代政治學發展理論、政體和民主理論、制度主義和國家、政治社會理論等基本範疇。本書細分為十個議題,介紹政體與制度、民主的轉型路徑、公民之政治參與、社會運動和政治認同等等。讀者可透過此書掌握政治學的大致輪廓、相關概念、重要理論的起源及發展。


《自由、民主與文化創生》勞思光 著

出版年份:2001

《自由、民主與文化創生》收錄了已故當代著名華人哲學家勞思光在1950至1970年代撰寫有關政治社會哲學及文化歷史哲學散著共十五篇,所論範圍廣而深。在政治社會哲學方面,大部分文章以介紹及評論歐陸哲學家的思想為主軸,包括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的權利哲學及國家學說、二十世紀經濟學家海耶克(F. A. Hayek)的個體主義及競爭問題的理論、十九世紀法國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托克維爾(A. de Tocqueville)的民主政治思想。本書另有收錄勞思光的一篇譯序,為當年翻譯活躍於政圈的澳洲醫生石華茲(Frederick Charles Schwarz)的暢銷書You Can Trust the Communists(港譯《共產黨是很認真的!》)時寫下的。他在文中提及對全球共產主義興起的看法,這些觀點在當下仍值得深思。

結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歷久常新的理論從來不是存於象牙塔內的學術成果,而是公民社會的共享資源。只要有人實踐及延伸,便可以解答不同時代的疑問,成為對話的基礎。本社是次拋磚引玉,透過以上推介,期待讀者跟我們分享閱後感以及介紹更多好書。


試讀/購買

香港銷售(HKTV MALL店):https://www.hktvmall.com/s/H6408001

海外銷售(本社網站):https://cup.cuhk.edu.hk/2021Feb

「神」遊日本:在日本尋找關帝、神農、鍾馗的足跡

Dec 14, 2020



香港人愛到日本旅遊,狂熱程度令不少人戲言到日本彷如「返鄉下」。疫情之下,各位讀者「返鄉」無期,不如看看一眾來自中國的神靈如何在日本「落地生根」,下次有機會到訪當地神社、寺廟時,也可順道「探探同鄉」,尋訪一下這些「漢神」的身影。原來早於江戶時代,中國的神靈已漂洋過海,東渡日本。衪們入鄉隨俗,在經歷大規模改造後,逐漸被納入日本民俗及宗教系統中。時至今日,衪們的足跡仍然遍佈日本全國各地。中大學者吳偉明教授在其新作《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正正是探討這個有趣的現象。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