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文革中的公民權競爭與集體暴力

文革中的公民權競爭與集體暴力

楊麗君 著 • 趙曉靚 譯


Chinese , 2019/06 30/30 Ser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30/30 Series, History, Politics

229 x 152 x 24 mm , 420pp ISBN : 978-988-237-080-7

  • US$29.00


In Stock
Also available in print / e-version

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內部的政治鬥爭和派別的利益競爭等多方面的複雜因素纏繞在一起,產生了各種類型的集體暴力行為,給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秩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作者提出,人們期待獲得「公民權」—與權利掛鈎的革命者身份—來保障前途,在瞬息萬變的政治風暴中受保護,獲得國家掌控的政治經濟資源。

本書引入「公民權競爭」的概念,為文革研究開闢了嶄新的角度。那麼,中國社會主義式的公民權是如何進行分配的?分配者和競爭者之間的互動如何使文革成為一場社會運動?集體暴力的發生過程中,政治人物、派別領袖以及普通參與者分別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一系列問題是理解文革中領袖與人民、精英與大眾行為的核心,也是本書的中心議題。

~~~~~~~~

文化大革命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領域是一個高難度的研究題目。尤其在發生地中國,由於政治限制以及文獻不開放,學者們可謂歷經艱難。引入公民權和集體暴力行為等新概念來對課題進行政治社會學式的分析,是本書的魅力所在,它在解釋光怪複雜的文革現象方面取得了成功。中文版做了相當的增補,我非常欣慰新版問世。

—毛里和子(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

 

「如何解釋中國文革期間的暴力轉向?」這個重要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充分解答。楊麗君的書中研究了國家如何構建制度框架,導致群體在爭取一己利益時無可避免地損害其他群體的利益。國家領導層的變化也通過這種結構引起迴響,加劇了緊張局勢並導致暴力。楊麗君細緻的研究為觀察共和國歷史上這一關鍵時期的張力和暴力,提供了一個具說服力的角度。

—傅士卓Joseph Fewsmith(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科學教授)

 

楊麗君的這本獲獎專著,為文革動盪時期的派系鬥爭和集體暴力的研究提供了甚具創見的制度論視角。楊教授對日文及中文文獻均有深入研究,加深我們對文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場關於公民權的競賽,以及當時各派別之間、派別與國家領導層之間如何互動的理解。對於每個想要了解文革的動態及其對中國當代政治史的影響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書。

—柏思德Kjeld Erik Brødsgaard(哥本哈根商學院中國研究教授)

楊麗君,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在日本一橋大學、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任職。專注於社會變革與社會運動研究,其日文著作《文化大革命と中国の社会構造》獲得2005年度大平正芳紀念學術獎。

趙曉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日語系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歷史學)博士。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