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号]
第八届新亚儒学讲座已于十月圆满结束,主讲嘉宾为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历史讲座教授郑吉雄教授,主持了共三场演讲。 「新亚儒学讲座系列」由梦周文教基金会赞助于二〇一三年成立,每年邀请一位对儒学研究有杰出成就的学者来院演讲,藉着不同议题之讨论,引起学术界及社会上更深入探讨儒学之兴趣。
第一讲「近世『儒』的论说与变迁」于十月十九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在中大邵逸夫堂举行,由中大哲学系郑宗义教授主持。讲座同为书院双周会,有过千位书院师生参与。郑教授首先以「儒的源流」点题,继而以牟宗三先生的论说带出两个思考问题 ─ 儒林的出路、转化何在?异端、异族问题对儒学的冲击?郑教授指出从明代到清代,儒学默默进行一场运动:经史子集四部的学问充实了儒学。晚明儒学的偏枯,则造就了之后儒学的丰盛。至于异端、异族问题,郑教授认为这始终是儒林集体心理之「坎」,中含迷惘、窒碍、屈服……身份认同危机常存。 第二讲「《易》学、儒学与哲学」于十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时在九龙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四楼会议室举行,由中大哲学系姚治华教授主持。郑教授先说明近一个世纪《易》哲学暗淡的原因,包括一些对《易》学的错误观点,然后从《易》之五大法则(一)不对称性、(二)相互关联性、(三)动态永续性、(四)创生性及(五)不可预测性说起,深入浅出讲解《易》学、儒学与哲学的关联性。在总结时亦指出《易》哲学影响了却不等于儒家哲学,学者必须同中见异,异中求同。
第三讲「戴震气论与汉儒元气论的歧异」于十月二十八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在中大康本国际学术园四号演讲厅举行,由中大哲学系黄勇教授主持。郑教授从中国思想史上「气论」的发展说起,然后带出戴震的气论。郑教授认为戴震、汉儒气论均承自先秦阴阳气化论,却不相同。戴震气化论同时强调分殊/一体,后者属于哲学阐述,前者发展为平等思想。「分殊」思想尤其含有现代性(modernity)。触及中国社会伦理的平等问题,为二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改革运动做了预告,可见戴震气论既有哲学意义,也有社会学意义。
透过三场讲座,郑教授让听众们提升对儒学、《易》学与哲学的认识及兴趣,而在场听众亦提出了不少的讨论与回应。此外,新亚儒学讲座郑吉雄教授著作展览亦已于十月三日至十一月十一日在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地下顺利举行。书院在此感谢各界对讲座的支持。
|
//if(!empty($args['includeHome'] && $args['includeHome'] != false)): ?>
主页
>
出版及媒体
>
《新亚.新知》
>
郑吉雄教授主讲第八届新亚儒学讲座
筛选
郑吉雄教授主讲第八届新亚儒学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