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主要内容包括——
【学术讲座】
书院先后于十月及十一月举办由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历史讲座教授郑吉雄教授主讲的「新亚儒学讲座」,以及由港区第九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九九八年至二〇一七年)、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特邀教授刘佩琼教授主讲的「新亚当代中国讲座」。应届新亚青年学人计划成员王鑫淼(哲学/二)及曾颖怡(新闻与传播/四)分别记录两个讲座的要旨,以便读者重温。
【校友重聚】
因疫情停办两年半的校友重聚活动最近终能复办,今期《月刊》记录了在过去两个月举办的「一九九〇年毕业校友三十二周年重聚晚宴」、「一九七九年及八〇年毕业校友四十三及四十二周年重聚午宴」,以及「二〇〇〇年毕业校友二十二周年重聚晚宴」的盛况。文末更附有两位一九九〇年毕业校友的投稿。
【青年学人】
早前新亚青年学人计划举行了三个实体活动,包括黄浩潮校董主讲的「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讲座」、前警务处处长李明逵校董带领的「大馆」参观活动,以及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许晖林教授主持的《老残游记》读书会。三位应届计划学员陈文慧(计算器科学/二)、刘思宁(经济/二)及吕柞杭(经济/四)分享参加活动的得着和体会。
【专栏「同题异写‧两种风景」】
今期主题是「圣诞快乐」,由龚文俊(17/新闻与传播)及王昱珊 (18/艺术)两位校友执笔。文俊藉寄送贺卡及礼物抽奖的经历,道出圣诞节的可恨可爱之处;而昱珊则描写西穆尔国这一繁荣城市,在平安夜发生的一连串荒诞奇幻事情。
【校友来稿】
二〇二〇年适逢唐君毅夫人谢廷光女史逝世二十周年,赵汝明校友特向本刊来稿,描述廷光女史的懿德风范和行谊风采,以表达对她的感念及敬怀;今期《月刊》亦获吴文华校友(68/哲学)赐稿,详述中大校徽的设计和校训的意义,让读者了解其藴涵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