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ulty of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 劉琳 教授 (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中大理學人

研之成理:
冰解凍釋 —— 利用人工智能自動觀測冰雪圈退化概況

 

劉琳 教授

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冰解凍釋 —— 利用人工智能自動觀測冰雪圈退化概況
2020年6月20日,千里之外、北極圈以北的維爾霍揚斯克小鎮 (Verkhoyansk) ,衛星錄得攝氏38度歷史高溫,重燃大眾對冰雪圈 (Cryosphere) 劇變的關注。過去數十年間,冰雪圈,亦即涵蓋地球表面下的冰凍地方,包括冰川、冰架、海冰、多年凍土等,一直為全球變暖付上沉重代價。冰雪圈地球物理學家、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劉琳教授,透過近年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技術,成功開發一套有效分析衛星照片的系統,讓科學家迅速監測全球冰雪圈的情況,有別長久以來學界依賴人力的遙感觀測工作。

 

冰雪圈危機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冰雪圈的結構首當其衝受到不可逆轉的影響。劉教授指出,雖然冰雪圈的變化對香港的影響看似遙不可及,但原來我們的生活早已因其而受影響,例如夏天愈來愈熱、在冬季時「打風」,或是遇上嚴寒冬天等等反常天氣。

在地球物理學家眼中,這些現象並不是那麼直觀。冰雪圈的變化並非限於極地,冰川融化後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低窪地區水浸,甚至淹沒,意大利的威尼斯便是最佳例證,而香港亦有可能遇上類似情況。冰雪圈融化的冰水亦會影響洋流運動及深一層的大氣環流,誘發全球極端天氣、氣候反常等現象,影響生態系統平衡。另一方面,凍土層解凍,其蘊藏的大量有機碳,以二氧化碳和甲烷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加劇全球暖化的惡性循環。即使凍土層未有完全融化或是全年解凍,只要未凍結的水體增加,便足以活化原先在凍土中休眠的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冰雪圈變化所造成的漣漪效應,對人類的影響實在是難以估計。

lliu1
劉教授早前運用了其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分析格陵蘭島雅各布港冰川 (Jakobshavn Isbrae) 的衛星照片。
冰川與海匯合的地方在短短五年間出現「前端崩解 (Calving Front)」(圖中紅線),其變化對整個冰蓋的穩定性至關重要,也反映到全球暖化對冰雪圈退化的影響。(影片截圖由受訪者提供)

 

地球科學家的研究「神器」
地球科學家的研究對象是地球系統各部份之間的互動,包括大氣圈、水圈、冰雪圈等等,了解其變化需透過分析遙感觀測 (Remote sensing) 所得出的衛星照片。在中大聯合書院和新亞書院之間的山頭,屹立住一個巨型白色球體,俗稱「UC波」,正是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站,它也是香港唯一的國家級衞星遙感基地。

lliu2
屹立在中大、全港唯一的國家級衛星遙感基地,俗稱「UC波」。


研究凍土層變化的傳統方式,受到多種條件限制。以西藏高原為例,其偏遠以及極端環境令科學家難以經常登上相關地帶,或是只可在一年中的夏季進行實地考察,觀察凍土改變。但即使登上地帶,礙於人手所限,科學家也難以作出大範圍的觀測,得出準確的凍土變化結果。遙感觀測得出的衛星照片此時大派用場,讓科學家可以持續觀察整遍地區的地貌改變。

 

利用人工智能觀測凍土變化
然而,當遇上在短時間內,因凍土退化而形成的冰融喀斯特地形 (Thermokarst),當中牽涉的變化可能只是一至兩米,考起用以偵測的傳統軟件之外,其範圍之大也難以一一用人手分析。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漸趨成熟,劉教授便想到用它取代原先動員大量人力的衛星照片分析工作。但是人工智能也不是坐享其成的神仙棒,系統事前需透過無數的監督學習 (Supervised learning) ,才能掌握相關技巧,自動化完成工作。電腦的分析並非百分百準確,但劉教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衛星相片可降低原有方法的人為誤差。

開發人工智能自動觀測工具過程充滿挑戰。傳統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框架DeepLab,在處理圖片上有一定局限,因為本身的開發用途是用於分析日常圖像,例如分辨貓和狗;若直接把其應用在衛星圖片上,圖片上的毫釐之差跟實際情況卻有很大出入。劉教授近期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便是關於他成功研發的深度學習方法「DeepThaw」。「DeepThaw」現時能準確分析衛星圖片中二百多種冰融喀斯特地形及變化,背後也經一番努力。系統需先分析海量西藏高原凍土的衛星圖片,再透過劉教授等一眾專家的專業知識進行訓練及修正,最後他們還會實地覆檢圖片中目標範圍的凍土退化情況。反覆的學習和人工修正大大提升系統的準確度,達到自動化分析凍土衛星圖片的目標,也是人工智能成功應用在地貌科研的一大里程碑。這個概念獲得 2019-2020 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 (GRF) 的支持,劉教授希望系統未來可擴大應用範圍,由現在覆蓋西藏高原 1%,提升至 10% 甚至更高。

lliu3
劉教授在西藏高原考察因凍土退化而形成的冰融喀斯特地形。


人工智能大大提升科學家研究的效率,未來也許會取代一定人手。過往的凍土地形分析,可能用上十天的人手,工作自動化後只需兩小時便準確完成,劉教授笑指:「有些人可能面臨失業危機,不過科學家可以投放更多時間,透過更頻密的自動化衛星圖片監測,更容易了解凍土退化的機理,以便及早作出介入和預警」。

 

解救全球暖化危機
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通過了《巴黎協定》,規範各國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然而,減慢全球暖化的步伐,仍取決於各國政府的立場。劉教授也提到,包括他在內的科學家致力參與和發佈的研究成果,會收錄在聯合國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每隔五至七年整理一次的綜合評估報告,報告旨在向世界提供針對現代氣候變化的科學觀點,是各國決策者制定氣候相關法案時的重要參考指標。劉教授也樂於在公眾媒體中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希望喚起大眾對冰雪圈退化的關注,重視綠色生活,合力減低碳足跡,為環境保護出一分力。

文:熊思敏  |   編輯:宋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