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亞書院唸書,甚麼最難忘?
值得一提的有三。當時書院規模小,我在1973年畢業,是第一屆市場學的學生,全班只約十人,感情很好,我與當年的老師閩建蜀教授到現在還每年見幾次面。
我是新亞民歌團成員,我們常在農圃道圓亭草地彈唱─Puff the Magic Dragon, Blowing in the Wind 等的,當然也少不了Beatles,Simon and Garfunkel。那是還沒有卡拉OK的年代,有一把木結他伴奏,感覺蠻溫馨的。
在那火紅年代,我參與不少社會運動─由大專生發起的中文合法化運動;我還記得T恤上那舉起的拳頭。還有1972年的保衞釣魚台運動;當年示威,警察那會為你開路,拿警棍驅趕倒有。
昔日所學,怎樣影響你的事業與人生?
唸市場學,會計學是必修的,這些知識對日後營商大有幫助。我在1978年成立了兩家公司,1982年更一手一腳籌劃第一家公司上市,1992年亦將餘下一家上了市,當中涉及的會計部署都由我負責。我做生意非靠父蔭,必須步步為營。如何發展推廣一盤生意,營銷學非常有用。很多生意失敗的原因是超額經營,如何控制避免,會計學又派上用途了。在思想層面,新亞校歌對我啟發很大─「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人生有起有落,在困難的日子,有這些訓勉支撐,不打緊,咬緊牙關,勤力一點,辛苦一點,為理想打拼下去吧!往往這樣又渡過了難關。
身為長袖善舞的商人,賺取最大利益是否你的不二價值?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商人當然會盡量賺取利益,但除此之外,也得照顧社會的利益。儒商子貢不也把賺來的錢回饋社會嗎?我覺得營商者當如是,最難得太太對我這看法也認同。在2004年,我成立了我愛香港協會,致力推動青少年的品德和通識教育,希望為這紛亂的社會加入正能量。我每天都親筆為中小學生撰寫時事分析和品德教育的文章呢。
為何俯允出任中大五十周年校慶籌備委員會主席?
中大草創至今半世紀,一路走來,維艱維辛,成就得來不易,我為母校深感自豪。基於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對母校的深厚感情,接到沈校長的邀請,實感責無旁貸,所以一口答應。我很榮幸能在這重要里程碑為母校盡一分力。
可否介紹一下校慶活動的構思?
今日的中大建基於創校先賢以及歷代中大人的努力與付出,所以金禧校慶的口號是「傳承.開創」,意指傳承先賢及前輩創校的精神,同時開創更光輝的將來。我們希望校慶能凝聚所有師生校友,回顧母校如何從艱苦歲月中一步一足印地茁壯成長,與社會各界分享我們的成就,並傳承先師教誨、傳統和理想,發揚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將關愛及專業精神由大學傳送至社會各階層,服務社區,由此為大學注入新的活力,開創新的一頁校慶活動將由2013年1月起動,延續全年至12月底。校慶是屬於大家的,因此,由構思到推行,都非常注重師生校友的積極參與。除各書院、學院的學術文化活動,還有由學生及校友自發舉辦的慶祝活動。
最能代表這份精神的將是哪項活動?
那將是史無前例的「中大五十.關懷」計劃。這個計劃將在2013年1月27日校慶啟動典禮上誓師,參與者包括中大人及友好,他們將承諾於2013年為社會義務工作五十次或五十小時,作為對社會、對中大的獻禮。試想,中大有十五萬名校友、兩萬多名學生及六千多名教職員,若能結合這些人的力量,影響力將會是何其巨大!
在你組織的十多項校友校慶活動中,你覺得最有趣的是哪些?
由崇基音樂系、新亞國樂團和中大合唱團籌辦的中大人音樂晚會,由在劇界知名的中大校友張秉權、陳健彬和古天農擔任召集人的戲劇匯演,都是公開售票,與市民同樂的。還有一個由林榮德組織、像胡士托形式的流行音樂及民歌音樂會,召集校友組隊表演,希望能在林蔭大道舉行。現在成形的已有一隊新亞73。此外有兩趟校友旅行,一是2013年暑假的北歐郵輪之旅,一是由丁新豹教授領隊,12月的韶關珠璣巷文化尋根之旅。
籌備過程可有困難?
可說一點困難都沒有,構思主題很快便達成共識,往後推展下來,無論在人力財力物力的需求上,都一呼百諾,得到各方熱切響應。大型活動租用場地曾有少許阻礙,但都迎刃而解。校友和社會人士的鼎力支持,令我感激萬分。
社交網路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