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對人的健康有嚴重的潛在危機,香港人口中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六的人有此隱患,其成因估計是與高血壓、血管硬化或遺傳致令血管壁變弱有關。動脈瘤破裂是腦出血的原因之一,可引致嚴重殘障、昏迷或死亡(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五)。每個腦動脈瘤破裂的機率,是每年百分之一點三,儘管看似不大,但對患者來說,已足以令他們提心吊膽。在整體人口中,每十萬人就有十點五人會出現腦動脈瘤破裂。
傳統治療腦動脈瘤的方法,是以手術夾從外夾閉動脈瘤頸部,但這種開腦手術有很大風險;另一種治療方法是以彈簧圈經血管栓塞動脈瘤,雖然創傷性低,但應用在「梭型」的動脈瘤並不太可行。如果動脈瘤的體積大以致覆蓋血管主幹,或瘤頸寬闊,更需要配合輔助性支架,以固定彈簧圈位置。即使治療成功,復發的機會亦高達百分之十五(有輔助支架)至百分之十七(無輔助支架)。
中大透視微創治療基本臨床科學中心與本港七所醫院,在中心總監兼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帶領下,完成亞洲首個以「植入式擾流器」治療腦動脈瘤的臨床研究,發現這是對付此隱患的一種安全有效療法。
以植入式擾流器治療腦動脈瘤是醫學界一大突破。擾流器是一個由細密金屬絲編織而成的管狀裝置,以導線和導管引導,從皮膚經血管植入有動脈瘤病變的血管主幹內腔部份,屬於透視微創治療。擾流器放置後,會改變血流方向,從而阻斷血液流入動脈瘤,使之最終萎縮。這療法可應用於各種形狀的動脈瘤,並且不會影響其周邊血管。
余教授說:「植入式擾流器證明能有效治療亞洲人的腦動脈瘤,對身為醫生的我來說是天大喜訊,因為我們現在有了可靠的工具治療此症。出現動脈瘤的那段血管,基本上會重新建構成新的血管,因為擾流器表面會被新的一層血管內皮細胞完全覆蓋,成為這條新血管的一部分。在我看來,植入式擾流器是對付腦動脈瘤幾近完美的療法。」
有關研究在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進行,涉及一百四十三名病人和一百七十八個動脈瘤。研究發現擾流器能有效治療體積較大、瘤頸較寬、梭型、涉及血管分支和經彈簧圈栓塞後復發的動脈瘤。雖然以此療法,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全閉塞動脈瘤,但以這種療法閉塞的動脈瘤至今沒有復發,治療導致病人血管分支閉塞或狹窄的情況極少。
中大建議醫學界採用植入式擾流器為腦動脈瘤的首選治療方法。研究結果已於2012年12月刊載於放射科權威期刊《放射學》。如能在腦動脈瘤破裂前及早發現,並以植入式擾流器治療,每年香港有數百人可以因而保住性命。余教授說:「這種科技還能改進,如果擾流器的物料能加強內皮化,就能縮短完全閉塞動脈瘤的時間,在完全內皮化後,還可在人體內分解和吸收。」
社交網路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