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期了,走在大學道上,如果發現有人一路走一路談論「色即是空」,或引用孔丘和盧梭的觀點,爭辯何謂理想社會,毋須覺得奇怪。他們也許是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基礎課程)全面推行下,首批三千六百名學生的其中幾位。隨着「3+3+4」學制實施,逾六成新生2013年1月開始修讀「與人文對話」、「與自然對話」兩個必修基礎課程,在古老文明中透過對話啟發思維的傳統,將進一步植根中大校園。
從經典汲取養分
把研讀經典納入本科課程,是回復四年制後通識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廿一世紀是知識高度分化和急速發展的年代,加上全球化經濟形態影響,通識教育不能只滿足於擴闊知識面,更要培養多元文化識見的人才。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教授說,基礎課程正是針對此而設計,「學科要求頗高,學生要閱讀經典選篇,涉獵中外重要文化思想,接觸文理兩個基本領域的大問題,在課堂討論後要寫文章,藉此提升基本學習能力,並加強理解和吸收。」自2006年教務會通過課程大綱,中大通識老師自行開發教材,試教期間透過各種渠道徵集意見,不斷微調,力求完善。
大學通識教育副主任王永雄博士表示,課程推出後學生很雀躍。「不少人說『我們終於等到了!』學生對於以第一身直探原典,感覺『原汁原味』,並與作者有溝通。他們尤其喜歡小組討論形式,與師友講習。」基礎課程試行兩年,共有一千八百人次修讀,從聚焦小組意見得知,學生反應是正面的。
反思為學與做人
兩科必修科,來自文理工商各系各科的一年級生,均可透過基礎課程作為切磋平台,凝聚成學習群體,當中各有得着。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副主任趙茱莉博士說︰「我們一位舊生鄒君逸,現成為我們的兼職老師。蘇格拉底一句名言︰『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人活的。』當年令他苦思不已。他想起家中長輩一生為口奔馳,從沒閒暇反思,難道這樣的人生不值得過?我覺得很好!這句話說進了他的心坎。我們每個課程各有十二個選篇,都不易讀懂。許多問題拋了出來,留下尾巴,等待學生思考。」
王博士則表示︰「令我鼓舞的是有商科生唸完課程後,對科普書產生興趣。亦有幾位理科生不約而同說,以前覺得科學是一堆死記的公式、機械化的方法,但原來與自己的人生和社會是真的有關係,這是第一次有機會反省科學方法本身。」能夠引起共鳴,跟悉心選材有關,梁教授說選篇必須緊扣學生的感受︰「柏拉圖的《會飲篇》講甚麼是愛,其實是生命更高價值的追求;阿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講友誼,學生說都有啟發。他們會思考甚麼叫朋友,是不是在臉書中認作『朋友』的,就是朋友?」
把改變帶入生命
從學生論文和課堂討論所見,較多人談論的有一行禪師的〈般若之心〉,闡釋《心經》的「空性」;荷馬史詩《奧德塞》,講人的成長;柏拉圖的《理想國》,尤其是洞穴的比喻,討論很熱烈;以及卡遜的《寂靜的春天》,講人類濫用除草劑破壞環境,會勾起許多聯想。王博士說論文的質素令人喜出望外︰「水準超出預期,不少文章頗有深度,能夠融會貫通,沒想到一年級生能夠做得到。」
第一和第二屆通識教育學生論文獎均已出版文集,表彰優異學生。此外,學生通識研討會至今已辦了四屆。梁教授說,學生埋怨辛苦,說經典很難讀,是少不免的,但如果能夠進入經典的門檻,將展現不一樣的視野︰「例如在去年10月研討會,風險管理科學二年級陳文心把《心經》切入她到柬埔寨當義工的經驗,並透過『相即』概念去理解當地孩童的苦難,思考自己如何能幫上忙?她希望日後貢獻社會,而非只追求高薪厚職。學生懂得思索人生,這是通識科老師最感欣慰的。」
給大一生的錦囊
基礎課程涵蓋幾千年的著作,一年級生要怎樣才可以吸收箇中精粹?梁教授說心態最重要︰「不要散漫,得過且過;很難得『與柏拉圖有個約會』,要認真從事,否則你會錯過許多東西。」趙博士提醒大家要細思明辨︰「每星期花點時間思考經典中的某一點,日積月累,將有很大收穫。」王博士則大派定心丸︰「毋須擔心『與自然對話』這科會很艱難,上個學期,我班上又有一名英文系學生拿到A級,文科生當然有能力融會理科概念,只要你敢試、敢講、敢表達。」
名為基礎課程,其實內涵毫不簡單。在十來歲的那些年,若有幸與莊周、沈括、達爾文和馬克思等碰面,那怕只得聞其一言半語,也必字字珠璣。若問收穫,觀其耕耘即是。
學生怎樣看?
「閱讀了很多經典,不單用文學角度欣賞,還把它們放在當代去思考人生、社會問題。從討論中,同學提出很多想法刺激我去思考,也學習批判性看作品。另外,大家以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文本的衝擊很有趣。」
「文科生與理科生一起上課,聯想會多一點。有時候未必習慣對方的思考模式,但一定要感受一下。這經驗很好,若一開始便文理分班,就沒這個機會了。」
其他意見,請按此。
社交網路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