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二年秋‧冬
隊補上。最後爲重頭戲男子 本校划艇隊再以輕鬆姿態,衞冕 成功,勝對手六個多艇位。各隊 員興奮之餘 也不管城門河已被 嚴重汚染,紛紛自行或被人推 下水,而兩位敎練自然也未能 幸免。據石漢耀表示,自從去屆 中大贏得划艇賽,隊員高興得跳 下水後,「勝利後行 禮」便 成爲隊中的傳統了。 成功來之不易 石漢耀表示,參加划艇隊要 作很大犧牲。首先,是要吃得苦, 捱過艱苦的練習。其次,是要暫 時放下功課。因爲比賽於九月底 進行,大家爲把握最後機會練 習,必定每天練艇,而此時大學 又已開課,只好曠課。石漢耀 說:「現在比賽完了,可要努力 追回功課。」 縱然如此,划艇隊隊員卻不 感後悔。石漢耀認爲「划艇最大 的樂趣在於其過程;大家爲同一 目標而齊心努力合作,誠屬可 貴。再者,比賽過後,一班隊員 經常聚會,光是換得的友誼 已 甚爲値得。」 新傳統的誕生 英國的劍橋與牛津划艇隊每 年都在泰晤士河一較高下,在大 西洋彼岸,美國的耶魯與哈佛亦 每年一度在康乃狄格之新倫敦划 艇爭衡;兩項賽事均有過百年歷 史,並爲當地社會之觸目盛 反觀中大及港大,歷史猶 新;兩大划艇賽,至今亦不過擧 行了六次,可觀性和吸引力,實 無法與歐美著名學府的划 賽相 比。然過去數屆的參賽者都深深 體驗該項運動的優點,願意爲發 揚划艇運動而繼續努力,中大划 艇隊近兩年的優異成績,亦 了不少校內同學對划艇之興趣 一個新的運動傳統,已逐漸形成。 隨著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高,以 及本地觀衆對划艇運動之認識日 漸增加,兩大划艇賽也許能夠在 東亞成爲媲美劍橋牛津,或耶魯 哈佛賽事的一項盛大活動。 功不可沒的兩位敎練 蘇進財先生 ——帶領中大划艇隊四年 蘇進財先生正職爲水警,平 素喜愛划艇運動。當初他答應擔 任中大划艇隊敎練,純爲推動划 艇運動及多結識朋友。 蘇先生訓練划艇隊最著重技 術的掌握,他表示,同是一槳的 動作,如果技術掌握不好,划出 的距離可以相差四公尺。因此, 除集體練艇外,他還會逐一指導 與糾正隊員的動作。 這次旗開得勝,蘇先生分析 是隊員間的默契好,以及勤於練 習,以長補短。「其實 」他補 充:「男女子隊本來各有缺點。 如女子隊隊員體型不太合拍,高 矮的差異影響划幅;而男子隊則 嫌爆炸力不足。唯是女隊員不怕 苦,勤力操練,更懂得在下槳時 作調整,補回差距。男隊員雖不 算健碩,但勝在身材平均,練艇 里數亦多,使能保持均速。」 陸仲良先生 ——去屆划艇隊隊長 陸仲良先生八九年畢業於本 校心理學系,續於研究院攻讀碩 士課程。他從大四開始參加划艇 隊,去年更當上了隊長,帶領隊 員奏凱而歸。陸先生希望今年能 再接再厲,再奪錦標。他爲了把 機會讓予新人,同時亦想嘗試不 同之角色,所以今年不以隊員身 分參賽,轉任敎職,協助訓練隊 員。 1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