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11月11日清晨,有黑衣示威者阻塞吐露港一帶交通。警民主要於環迴東路近二號橋一隅交鋒。警方發射多輪催淚彈、海綿彈及橡膠子彈,示威者則以磚頭與汽油彈還擊。衝突於數天後平息,但校園在隨後一星期運作與服務受阻。其後連日的修復工作中,以偵測有毒物質為首要。《中大通訊》訪問大學安全事務處處長李繼業先生,一探校方如何保障在校園工作和居住的人。
《通訊》:催淚氣體與燃燒彈對環境有何影響?
李:催淚氣體的殘餘物和相關污染物以微塵及懸浮粒子形態擴散。故此,檢驗衝突範圍內及鄰近區域的土壤和其它物質十分重要。我們監察的有毒物質包括多氯聯苯、多環芳香烴、氰化物及二噁英。大量接觸上述物質,固然有損健康。
《通訊》:校方如何確保校園免受上述物質污染?
李:衝突過後,本處立即委託獨立兼獲認證的化驗所ALS Technichem (HK) Pty Ltd收集泥土、水及空氣樣本,檢測上述物質。樣本主要取自衝突的主戰場,部分則來自較遠地區,以供比對。泥土樣本及水辦於11月19日抽取,空氣樣本則取於11月21至29日期間。
《通訊》:生命科學院的環境生化學及毒性學專家陳竟明教授是否也曾自行抽取樣本?
李:對。他在11月15日抽取的十二個泥土樣本,已由本處轉交ALS檢驗。
《通訊》:化驗以甚麼方式或規格進行?
李:化驗以USEPA 8270/GCMS方式偵測多氯聯苯及多環芳香烴,氰化物則以APHA 4500CN: B, C, E, I規格檢測。至於二噁英,樣本已送到化驗所位於捷克布拉格的實驗室檢驗,規格為USEPA 1613/HRGC-HRMS。
《通訊》:測試結果為何?
李:根據目前收到的化驗報告,水辦及泥土樣本未見明顯的二噁英、氰化物、多氯聯苯或多環芳香烴,同事可以安心。
《通訊》:校園裏的食水有無不妥?
李:食水乃經密封喉管輸送至校園,應不受污染。
《通訊》:校園裏的空氣又如何?
李:開闊而空氣流通的地方,理應不受影響。無論如何,我們已於校園多處抽取樣本,很快便能取得測試結果。
《中大通訊》亦訪問了大學保健處處長陸偉昌醫生。
《通訊》:萬一接觸了有害物質,會出現甚麼症狀?
陸:催淚氣體殘餘物會刺激黏膜,當中以眼睛及呼吸道最為敏感。另外,部分人接觸這些物質後或會出疹。故此,大家可留意眼部、氣管及皮膚的狀況。
《通訊》:校園於11月25日恢復運作。前往保健處求診的學生和職員有無異樣?
陸:校內人士若懷疑因接觸有毒物質而出現病徵,應尋求保健處或其他醫護人員協助。自11月25日起,保健處未見出現上述徵狀的人數有所增加。
TC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47/548期(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