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難免蓋雪霜中大心理學家正看精神疾病
2017年7月
中大心理學家指出,香港人對精神疾病所知甚少,但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益處良多,每個人都有權追求精神健康。
每逢發生屋邨謀殺案、縱火案或是倫常慘劇,傳媒總會得出同一結論:疑犯有精神病紀錄。
這種視精神病為恥辱的現象,正是中大心理學教授麥穎思最希望驅除的。她在課堂內外致力打破迷思,力求讓人人意識到心境的重要。
「精神健康是項權利。做身體檢查的人不會以此為辱,但精神健康檢查卻是件丟臉的事。」麥教授說。
她直指香港人對精神健康知之甚少。沒有人會提及自己的精神狀態,而大家普遍覺得精神病患者應該自己問題自己解決。
香港人忌諱談精神問題,她相信是受中國文化影響。華人社會親密無間,重視行動一致,異端分子往往受盡白眼,甚至累及家人。
這情況在日常用語上可見一斑。「罵人時我們會說『你神經病』,卻不會說『你糖尿病』。」 麥教授說。
最近麥教授在中大獲頒三項大獎,包括在研究精神健康污名化和推廣精神健康方面獲得卓越研究獎、指導研究生方面獲得研究指導獎,以及憑卓越學術成就獲選為社會科學院傑出學人。她現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以及臨床心理學研究院課程主任。
社區參與是麥教授的另一工作重心。她指本港公共精神健康系統不完善,候診時間漫長而跟進不足;私人醫療制度嚴重缺乏人手且診金高昂。
兩年前,麥教授參與成立了社區群組「說書人」,將精神病經歷者和對此課題有興趣的人連繫起來,推廣精神健康並消除偏見。「說書人」臉書專頁每星期可接觸逾十萬人次。
「很多人躲起來,生怕社會、朋友甚至家人不接受自己。這個鼓勵分享的平台能賦予他們力量。」麥教授說。
推廣精神健康教育和培訓的工作獲得中大知識轉移基金支持。具體的活動包括舉辦工作坊、訪問學校和社區機構、製作影片,以及設立精神健康網站。
儘管社會普遍認知不足,學校和社會團體正開始關注精神健康,尤其當有學生自殺個案出現,問題更顯迫切。
麥教授說:「學校很想正視問題,只是無從入手,而學生往往花太多時間在學業上。」
她主張靜觀,認為這種日漸流行的心理療法很適合香港人。麥教授的團隊正開發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能隨機提示用家每日靜觀數次,聆聽自己的內心需要。應用程式預計夏天推出。
她解釋道:「我們想帶參與者回到此時此刻。只要持之以恆,這種態度會成為習慣。」
此外,麥教授亦在帶領一項隨機對照測試「心導遊」,研究靜觀是否有助預防焦慮和抑鬱。這計劃也許能幫助那些過分耽溺過去、憂慮未來的人,他們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
「心導遊」邀請高風險但未確診患上精神問題的人士參加,參加者會被隨機分派到三個組別之一:一組會接受針對反芻思考而設的認知行為治療,這種治療已證實有正面效果,另一組會接受靜觀訓練,其餘則是服食安慰劑的對照組。
早期的研究測試顯示認知行為治療和靜觀訓練有類似的正面效果,兩者皆可提升心理健康。靜觀可能更適合「能容忍模棱兩可」的人,而認知行為治療則適合講求系統的人。
精神健康問題也許不容易治癒,但患者依然可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精神病治療應該鼓勵和強調這一點。
「精神健康不應只定義為沒有精神病,而應是擁有平靜的心,感到生活有意義,有歸屬感,以及有心有力貢獻社會。」麥教授說。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