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在繁忙擠擁的九龍半島上,日久失修的布料市場偏安一隅,政府視之礙眼,有人卻視為良機。棚仔布料市場的商販未曾為意自身價值,直至得到中大城市規劃師的鼓勵,才能以更廣濶的眼光重新審視本身的重要性。
1978年,亂中有序的布料市場於深水埗欽州街逐漸成型。當年政府把鄰近街道約一百名布販遷至深水埗警署對面的「臨時」地點。舉頭仰望,帆布交織相連,鐵屋頂下,家家布檔集結經營,就像寮屋區。然而,那些年,其貌不揚的市場卻孕育了香港的時裝設計師,招徠顯赫名人,更養活了許多商販。
直至2000年,政府決定遷拆布市場,以騰出地方興建居屋。2015年,遷拆行動揭開序幕,政府向布販發信,告知他們會重建該地。此舉觸發民眾示威,促使民間團體和布販聯袂覓址重建,並為布市場塑造新身分。
目前民間團體繼續為選址重建市場而努力。然而,各方團體攜手聲援商販,已得到國際認同;民間團體提出的「棚仔」保育方案贏得澳洲首屆Wendy Sarkissian Award「勇氣與社區參與獎」,及香港規劃師學會2017年獎銀獎。Wendy Sarkissian Award是由加拿大出生的澳洲規劃師Wendy Sarkissian所設立,以發掘和表揚最佳社區參與方案。
中大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教授便是這次拯救「棚仔」行動的幕後策劃人之一。伍教授認為保存香港這方面的商業活動和社會身分,可體驗出中大促進全球公民和社會企業發展的宗旨。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因人而異。城市規劃師認為有關概念可分為三方面。
伍教授說:「我們做的事要同時符合社會、環境和經濟的發展。」
然而,規劃師、物業測量師、地產發展商和政府官員常常意見相左。如何使用城市的公共空間,通常只從經濟角度出發。專注賺錢對社會固然重要,但對於規劃師而言,賺錢不應是唯一或最主要的目標。
商販本身沒有信心與政府討價還價、要求公平合理的搬遷安排。政府只向他們發放六萬港元的特惠金,以便他們搬遷至通州街臨時街市。然而,該地方並不符合他們的需要。
商販妄自菲薄,與其法律地位不無關係。持有小販牌照的布販原本在毗鄰的汝州街經營,其後遷離讓路給新巴士線、興建中的地鐵荃灣線。因此布販這次撤出欽州街,便是第二次被迫遷了。
政府多年前不再發出新小販牌照,現在只剩下三名持牌布販。他們想出權宜之計,透過聘用助手讓布檔存留,因為助手也可以申領牌照。結果,政府接納了三十三人的登記申請,但沒有批准其餘十七人的申請。政府認為這樣已酌情處理,釋出善意。
伍教授和其中大團隊聯同其他城市規劃師、建築師、設計師、工會成員、地主和義工舉辦工作坊和集思會,讓布販重新思考市場的身分和價值。此時此刻,屹立三十九年的「臨時」市場正在尋找歸宿。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新地方可以滿足多種用途,除了布販堅持保留的元素外,還設有工作坊、展覽區、創作室和社會歷史展館等。
群策群力之下,大家也開始認同布市場有更廣泛的用途。布販無疑想專注自己擅長的工作,但在當下落實計劃才是最好不過。
伍教授說:「身為專業人士,我們固然對得獎感興奮,布販也是,但這不是他們最關注的,他們關注的是生計。這也很合理。」
社運人士組隊去探索布販為大眾創造帶來益處的「共用空間」。他們也協助號召小販,把他們團結起來,教他們捍衞自己的權益。
布販除了想重操故業外,在得到點點鼓勵後,開始看到其職業背後的價值。社會各界源源不絕支持,也讓布販明白自己正在為編織香港的社會面貌出一分力。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