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支撐未來城巿的智慧科技

左起:梁廣錫教授、馮通教授及梁怡教授 <em>(Photo by ISO Staff)</em>

生態問題牽連日廣,公共衞生更需關注,「智慧城市」在當今全球發展的相關性日益顯著。慢性疾病漸趨普及,永續發展成了世界各地人口的共同訴求。若對嚴峻的現狀視若無睹,後果堪虞。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當仁不讓,致力開發多種技術與裝置,冀為粵港澳大灣區締造更智慧更可持續的未來。

在大灣區內構建智慧城市群與研究所的願景不謀而合,也符合其可持續發展的全盤目標。遷徙到城市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比例按年遞升,城市規劃與科技的緊密配合成了當務之急。研究所所長馮通教授解釋:「現時超過五成人口居住在城市,在三十年內,數字會上升至七成以上,城巿基建會更形重要。城市持續演化,我們也必須同步演化。」

研究所在2013年成立,含城市信息學研究計劃,另「社區與地方管治」、「都市歷史文化和媒體」、「土地資源與房屋政策」和「都市可持續性」四個研究中心。每個範疇都由跨學科的學術及研究團隊統辦,成員並不局限於科技專才。要發展一個智慧城市,需從多角度着手考慮,包括身心健康、運輸、經濟、生活上的舒適和方便。

「單憑一個學科、一個視角,不足以應對如此龐大的課題。我們用的是從下而上的手法,從多個獨特的研究範疇入手,」馮教授說。「有待解答的問題既多且廣:怎樣把城市設計得更好?樓宇的設計如何影響公眾衞生?如何同步應用個人資料和大數據?這都靠我們融會不同領域的專識去探索。」

研究所探討的課題遍及社區和諧、樓價、城市氣候、樓宇重建、健康、文物保育和數據積累,雖然各有特定範圍,而又息息相關,牽涉繁複的參考架構。研究所冀能充當大灣區和亞洲未來發展軸心的支點,榮譽高級研究員梁怡教授說:「我們的研究和創新是以人為本的……這是最重要的定位。」

由下而上

研究所開發的個人化穿戴科技裝置正是從底層開始構建智慧城市的實例。該所副所長兼城市信息學研究計劃主任梁廣錫教授介紹三項有助推動公共衞生和資訊存取的發明時說:「這些個人佩戴的智慧裝置可累積數據,藉着分析大數據,可監察環境和檢測空氣污染,建立智慧城市的根基。」

穿戴式心電監測系統是一種監察心血管健康的裝置。系統實時把心電圖信息上載網絡介面,專業醫護人員即可遠程監察穿戴者的心血管健康。由人工智能監管的網上平台,幫助斷定和篩檢病症。梁廣錫教授解釋:「相較傳統的儀器,我們這個心電監測系統的優點是易用、舒適和便於攜帶。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模擬臨床環境裏,其表現準確可靠,不下於現時通用的較大型裝置。」

輕巧實用的穿戴式懸浮粒子監測系統可以測量穿戴者附近的PM1.0、PM2.5、PM10等空氣污染物,以及溫度和濕度等相關數據。至於隨插隨用的空氣污染監測系統則可以量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以及輻射、溫度、濕度和氣壓等。只需選擇相應的模塊插入主系統,便可監測不同的項目。梁廣錫教授說:「這個裝置雖然體積較大,也是可以攜帶或佩戴的。可以安放在汽車、單車、無人機或建築物上。這些測量系統的好處是可在室內室外使用,甚至在摩天大廈樓頂這些少有收集懸浮粒子的位置都可以。」

馮教授補充:「目前香港共有十六個空氣污染監測站,但這個數目對於香港這樣一個複雜多樣的城市和環境是遠遠不足的。所以我們設計這些智能裝置,以便更密集更全面地收集數據,進一步監察環境。」

宏大圖像

智能裝置的開發和應用是智慧城市的前沿。網上介面負責把從每一部裝置收集得來的信息與從數學模型、衛星和觀察站所得數據整合。個人醫學讀數與環境信息和大數據結合,可供大規模趨勢分析之用,也有助推廣公共衞生。這都是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之際必需關注的問題。

馮教授說:「大數據可以用以監察城市在可持續性、廢物處理和公共衞生等方面的表現。」網上平台可以鉅細無遺顯示出公共衞生的現況和污染物分布的圖像。這些日益先進的城市分析,足以使未來城市研究所晉身亞洲跨學科研究和城市發展的重鎮。

梁廣錫教授說:「智慧城市的概念不是我們自創的,而是源自多年前的一個運動,我們希望推廣和落實這個概念。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就是說在我們有生之年,智慧科技是不可或缺的。但要強調,這目標不是純粹追求科技,而是要全面改善人類生活。我們應為未來創造讓人們生活得更快樂、更健康並且更合乎永續原則的環境。」

未來城市研究所期於數年內推出這些裝置,廣加應用,把我們的城市送進未來。

Phil Rosen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40期(2019年6月)

標籤
未來城巿 智慧城市 空氣污染 城市規劃 監測系統 智能裝置 科技 大數據 馮通 梁廣錫 梁怡 城市信息學研究計劃 未來城市研究所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