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且把臉書當做榕樹頭

「港識多史」走進社區說香港歷史

「港識多史」成員︰(左起)黃允祈、陳益烽、唐嘉翹及柯凱栭 <em>(Photo by ISO Staff)</em>

舊時流行講古,說書人在樹蔭乘涼,口述民間歷史故事。隨着年月流轉,說書傳統漸失,今天榕樹下沒有說書人,卻如大樹換上新葉嫩芽,由一班青蔥活潑的學生走進社交平台,娓娓道來香港歷史故事。

去年11月,一群年輕的網民成立「港識多史」臉書專頁,廣邀有心人撰寫香港歷史。這群成員自稱「夥計」,但他們不是冰室員工,而是走進社區的大學生,當中不乏法律專才和電腦技術顧問。他們異口同聲說:「歷史一點也不沉悶!」

彌補歷史的空白

從前讀歷史書,鮮有提起香港史這部分。統計系學生唐嘉翹回想,「在中學上歷史課,我常常想History──His story,為何是『他者』的故事,然而『我們』的故事呢?教科書只是把香港史輕描淡寫──香港由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都是老生常談。」

「港識多史」於是走出象牙塔看另一番風景。有別於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網頁有「社區探秘」、「美食天堂」、「假日文青遊」、「香江舊事」等欄目,生趣盎然。城市研究系學生黃允祈說:「我們希望歷史貼近生活,所以換個方式說故事,撰寫輕鬆短文。」

允祈喜歡足球運動,便着手發掘香港足球史。很多人以為香港在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才首次派出奧運代表參與其中。但原來早於二十世紀初,香港已經被譽為「遠東足球王國」,當時香港足球員加入國家隊,參與國際比賽也不是甚麼新鮮事。

尋常事 認真做

對這班「夥計」而言,歷史是個人興趣,是生活的尋常事。既沒有功課「死線」,也沒有產量要求,文章全部自發而寫。「每逢面對繁重的作業,我便會閱讀有趣的資料,隨時靈機一動,發現寫作靈感。」

除了歷史題材「貼地」,在社交平台發布短文也講求趣味。發起人之一柯凱栭擅長繪圖,親手繪製「港識多史」卡通角色,「教科書常以相片解說歷史,但在社交平台上,卡通更能吸引讀者。」可愛的形象背後,亦有其身世故事,例如「阿龍」便是來自中大校園「YIA七小龍」的自動梯系統,即連接康本國際學術園地下至伍何曼原樓五樓的七條扶手電梯。其運作安全一直受學生關注,成員向這課題發掘相關歷史,中環至半山戶外自動梯系統原來是「世界之最」。

柯凱栭(左二)︰「教科書常以相片解說歷史,但在社交平台上,卡通更能吸引讀者。」<em>(Photo by ISO Staff)</em>

歷史資料浩如煙海,搜證工作形如考古。平日他們除了利用政府檔案處,也會從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大學資料庫着手,發掘相關的歷史文獻。每篇幾百字的故事背後,有時甚至花上幾個月時間尋古溯今,反復琢磨。

在剛過去的和平紀念日,他們撰寫了有關戰爭的紀念活動,從香港政府檔案處,找到1919年慶祝活動的珍貴相片。從相片中,讀者可以看到當時中環不但有牌樓,更有巡遊及閱兵儀式。「隨着歷史文件逐漸數碼化,從前較難搜集的歷史資料,今日很多可以在網上找到。」

平凡中發現深意

城市研究系學生陳益烽曾以鯉魚門作題材。「提及鯉魚門,大家馬上聯想到食海鮮和看日落。其實鯉魚門古往今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兩岸遙對的炮台戰績累累。」鍾情美食的益烽,搜集資料時無意中發現,原來早於三四十年前,鯉魚門已經有芫茜蛋卷,這款手工製作蛋卷不是應近年流行的「芫茜風」而生,而是老店的一份堅持。

「我希望以有趣角度引入,大家在吃喝玩樂的同時,關心香港發生的二三事。這些事跡和美食,同樣令人回味無窮。」

說書人搖身一變成為「鍵盤戰士」,惟初衷不改,期望與讀者交流。他們曾介紹一個大埔舊日的樂園,名叫「松園仙館」。文章推出後,一個中年讀者主動接觸他們,分享舊照片以及當年撰寫的遊記。「可見歷史是每一個人的事,我們很高興與讀者分享信念。」

「港識多史」至今成立一周年,他們獲崇基學院「圓夢基金」資助,在校園出版季刊。大學建築物經常以贊助人命名,他們深入發掘人物背後的故事,也會解構在大學流傳鬼故事的歷史背景,捕捉校園角落有趣的故事。未圓湖的故事,仍未圓滿;香港的故事,似細水長流。「港識多史」成員步前人腳蹤,走到人群之中,今天且把臉書當作榕樹頭,讓香港歷史一直流傳下去。

「港識多史」提供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08期(2017年12月)

標籤
香港歷史 港識多史 校友 圓夢基金 統計 城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