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人機合作打破語言樊籬──電腦輔助翻譯

《聖經》〈創世記〉裏記載,人類打算在巴別(Babel)這地方建座直達上天的高塔。當時天下只得一種語言,上帝覺得如果真的建成了塔,人類以後便無所不能了,於是令人類說不同的語言,彼此無法溝通,結果塔建不成。幾經演變,Babel也就是眾聲混雜的意思。操不同語言的人要能溝通,從此就得靠翻譯了。

中大翻譯系系主任陳善偉教授正着手撰寫一本有關翻譯科技的書,暫擬書名正是Towards a World Without Babel,他笑言,全世界有六千九百多種語言,單是歐盟已經有二十三種官方語言,僱有二千五百名翻譯員,每天都在做翻譯工作。聯合國也有六種官方語言,翻譯工作主要外判給翻譯公司和特約翻譯員。這還只是文本翻譯,如果把傳譯也算在內,翻譯量之大,可真的不得了。陳教授說:「以傳統的一字一句人手翻譯,根本很難應付。幸好電腦科技愈來愈進步,解決了不少問題。」

陳教授所指的是電腦輔助翻譯。他解釋說,很多人都混淆了電腦翻譯和電腦輔助翻譯,但兩者是不同的概念。「電腦翻譯是全自動的,你把文字輸入電腦,由電腦軟件完全處理,不受人工左右。電腦輔助翻譯需要人機互動,過程中有人的參與,得出的效果可以媲美人手翻譯。現時坊間的電腦翻譯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不少壞譯的例子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柄。一般人覺得用電腦翻譯出來的文字不行,也許是實情,但連帶影響了對電腦輔助翻譯的觀感,覺得也不行。」

陳教授續稱,機器翻譯的研究始於1960年代,當時大家仍熱中於研製全自動的翻譯系統,到了1980年代才轉向研發較為實際的電腦輔助翻譯,而第一個電腦輔助翻譯系統是德國在1988年研製出來的。

隨着電腦科技的發達,電腦輔助翻譯的發展已十分成熟,尤其是處理同一語系的語言,例如印歐語(Indo-European languages);畢竟電腦輔助翻譯的研究是歐洲人啟其端的。不過近年日本、韓國和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亦一日千里,現時通行的電腦輔助翻譯軟件有超過八十套。

陳教授說:「電腦輔助翻譯是大勢所趨,單是歐洲便有十六萬人在使用各種輔助系統做翻譯工作,歐盟有超過六成的文件便是這樣譯出來的。要在短時間內把幾十萬以至百萬字的文本翻譯出來,要多少翻譯員和編輯才可以應付得來?」

概括而言,電腦輔助翻譯是利用數據庫的功能,把已翻譯的文本內容儲存,日後遇到相同或者類似的結構時,系統便會顯示出來,翻譯員可以選擇是否採用還是作適當修改,這也是電腦輔助翻譯裏不可或缺的人機互動過程,可以避免硬譯、錯譯。

電腦須靠翻譯員把所需的專門詞彙輸入電腦。數據庫的文本和詞彙記憶愈多,內容愈豐富,系統也愈成熟。所以電腦輔助翻譯最適宜應用於特定的實用範疇,例如工商業文件,因為慣用語多,內容重覆的機會很大。事實上,現在的文本翻譯超過九成是實用性質的。

至於非實用性質的範圍,「電腦只是輔助工具,優秀的翻譯人員仍然很重要,以文學翻譯來說,電腦便派不上用場。」TermSeek Inc.的行政總裁蒂姆亨特說得好:「電腦不能取代人手做翻譯,但懂得使用電腦的譯者,卻會取代不懂得使用電腦的譯者。」

陳教授指出,香港背景獨特,對翻譯人才需求甚大,觀乎八間大學有七間提供翻譯課程,比例為世界之冠,即可見一斑。中文大學更是全世界首間開辦電腦輔助翻譯碩士課程的大學,今年剛好是十一周年。陳教授說:「香港的中英文翻譯工作歷史悠久,水準甚高,政府檔案資料非常豐富,如果好好整理,建立一個有規模的電腦輔助翻譯數據庫,可以把香港發展為全球的中英文翻譯中心。」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