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六物窺人

研宿綠境

三十九區「綠」星級的家

大家好!我是一年多前面世的研宿,全名為「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研究生宿舍(二座及三座)」,位於校園北隅的三十九區。這裏地廣人稀,空氣清新,加上我外型俊俏,很多人都羨慕我這兒的宿生有福氣。當然,我和其他大學宿舍一樣,都是莘莘學子讀書、休憩、交朋結友的地方。但其實我還身負多一重職責,就是以一磚一瓦支撐環保生活方式的實踐,絕對是美貌與內涵並重。

 

大家路經敝處,不妨抬頭留意一下我的空中花園。我每隔一層的中間是個小園圃,種着竹子、綠蘿等長青植物,這些小花園連成一豎線,與地面園景綠化互為垂直,既美觀,又有利自然通風和採光。走在每層宿舍的走廊,你都會感受到涼風陣陣,陽光明媚,省下不少用電呢。

 

除了省電,我還會發電。設計師和建築師看中我身處位置得天獨厚的日照和風力,在我頭頂安裝了許多太陽能板和一架發電風車。太陽能板產生的能源用以供應淋浴用熱水,而發電風車更可直接供電給大廈一般電器設備。還有雨水循環系統,收集的雨水用以灌溉植物;我連宿生們洗手和洗澡產生的污水也不放過,將其輸送到大樓自設的灰水處理系統,轉化為灌溉用水。

 

如果你習慣了不論四季,到哪個室內場所都第一時間找空調開關,抱歉,到我這兒恐怕你得三思而行。我的公用空間設置了智能化電錶及付費系統,每享用空調一小時需自掏腰包一元。但別擔心,我很多窗戶都便於打開,即使伸手夠不着的也能遙控開合。你也許會嘲笑我小氣,但我這樣做無非是希望令宿生養成節約習慣,學會在涼爽季節以開窗或風扇代替開冷氣。

 

我距離鐵路只有一街之遙,因此當初興建我最大的挑戰,是噪聲緩解。聰明的設計師在每間房間的窗戶以外再加裝一截隔音玻璃。火車經過時產生的噪音沿直線傳播,觸及隔音玻璃反彈開去;同時隔音玻璃並不阻礙曲線移動的新鮮空氣進入室內。宿生們驚喜地發現,即使火車在眼前穿梭往來,傳到寢室內的聲響也只及一部窗口式冷氣的低鳴呢!

 

夾在兩座宿舍樓中間的是多功能會堂,地下是一家提供台式料理的餐廳。雖然距離主校園較遠,但無阻中大師生爭相前來享受一趟味蕾上的台灣之旅。餐廳中間闢一玻璃房,需脫鞋入內席地而坐,不少學生悠閒地邊呷着珍珠奶茶邊溫習功課。餐廳的窗戶全採用落地玻璃,室內到處擺放着大大小小的盆栽,和窗外的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讓人在這裏發的每個白日夢都沐浴在陽光與綠意中。

 

我還有鮮為人知的一面——多功能會堂之頂有一綠化天台,是個休憩遠眺的好地方。飯飽茶足之餘不妨上去閒庭信步,曬曬太陽吹吹風,數數在草叢啄食的小鳥,再數數值得自己感恩的小確幸。雖然疫情困住了大家外遊的雙腳,但無人能阻止我們把思緒、心情和心胸放飛到九霄雲外。

 

文/christinenip@cuhkcontents
圖/校園發展處、Keith Hiro

標籤
賽馬會研究生宿舍 宿舍 多功能會堂 綠化天台 建築物 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