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先人的遺骨讓我們更明白存活者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葉漢明教授如是說。透過鑽研東華義莊的檔案文獻,葉教授追溯近代中國貿易路線,記錄了落地開花的華人移民網絡。
她的研究呈現了香港在二十世紀初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華人遠走他鄉追尋幸福的浪潮中,香港成為世界各地華人社會的商業樞紐。
「那是僑匯的網絡,商業的網絡,更是促進各行各業的物流網絡,以及分享共同文化和傳統的網絡。」葉教授說。
貿易來往加快了資金、貨物、人和信息的流動,透過共同的傳統和人脈,以及現代法制系統,保障着植根各地的華人。
葉教授的研究資源乃華僑原籍安葬所產生的大量文獻。華僑在所聚居的各僑居地組成了慈善團體,協助安排運送先僑棺骨回國。
總共約十萬副棺骨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經香港運回大陸,大部份來自舊金山、加拿大和澳洲這些當時的淘金熱點。
華南的「二次葬」風俗,由古代流傳至今。先人死後會入土為安,視乎當地習俗,五、七或十年後便掘墓開棺,拭淨骸骨後,再在甕或骨箱內按特定形狀排好。時至今日,香港新界繼續這習俗的大有人在。
海外華僑的拾骨重葬習俗,主要是為了將先人的骸骨運回故土,在原籍安葬。對於離鄉別井的華人而言,身後還鄉十分重要。
「傳統中國人相信死後必須受後人供奉,否則會淪為客死他鄉的孤魂野鬼。」葉教授說。
華僑遠赴海外,如有幸回鄉的話,須出錢買一張「出港紙」,部份款項撥入慈善共同基金,保證各人身後可原籍歸葬。家鄉的親人甚至會收到安葬費,海外會館負責支付有關費用,安排在香港的義莊停厝,等候轉運大陸歸葬。
葉教授的研究探討當年海外的會館或同鄉會,怎樣聯繫上香港的商會和華僑故鄉的善堂。由香港東華醫院作為中介,這個慈善網絡通常與中國和「新世界」之間的生意網絡相輔相成,有助棺骨運回故土的流程的運作。
葉教授估計自己翻查過約一萬頁義莊檔案資料,以及數以千計轉運棺骨的其他紀錄,當中有死亡證明、提單、收據等,詳細記錄了東華與各地政府、海外商家、慈善機構和船公司之間的通訊往來。
「資料之多浩如煙海,以前很少人研究過。」她說這批資料印證了原籍安葬的龐大規模。「證據非常確鑿。有關習俗雖已為人所知,但規模如此驚人,卻是前人難以想像的。」
原籍安葬的習俗背後還有一個現實因素:早期華人的僑居地多不容許少數族裔葬在公共墳場,而且僑民墓地經常遭到破壞。華僑墳場空間不足,唯有掘墓撿骨,騰出空間予後代。
葉教授的專研範圍包括近現代中國社會經濟史,香港與國内及海外關係等。她對香港在寰球華人網絡中的樞紐角色產生興趣,乃因與記錄東華三院的歷史及誌念義莊一百一十周年的工作結緣。葉教授於2009年以此為題,出版了《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其後又為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資助的GRF研究計劃「慈善網絡:東華義莊與粵、港、北美間的聯繫」發表相關的研究成果。
為追尋先僑足跡,葉教授甚至遠赴美加,考察當年的僑居地。她到過加州的美利允、漢福、維佛偉、菲朵、洛克、舊金山和薩克拉門托,以及加拿大的維多利亞、新西敏市、溫哥華等,查訪仍存在的慈善和商業組織,發掘有關早年海外華僑生活的資料。
她亦踏尋舊墳場,例如在加州美利允,一個自詡為「通往金礦的大門」的小鎮,她發現華僑的墳墓位處公共墳場的邊緣;而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她發現了早年的當地報紙報道,洪水來時華僑墳墓被沖開,水退後棺木凌亂四散。
葉教授亦趨訪三邑、四邑等國內接收先僑骨殖的僑鄉,考察點包括新會的華僑義塚,它建於1893年,共有387個淘金者墓穴。然而,原籍安葬的傳統終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禁運問題而突然終止,東華義莊無法再運送海外骨殖返鄉安葬,當時流落的遺骸最終在香港的義山入土為安。
葉教授指出,義莊一直很低調,因為它始終是個令人傷感的地方,而且廣東人對死亡多有忌諱。但東華義莊於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獎項,以表揚義莊於2003至04年的修復工程,並認可其對重要文化風俗的保育所作的貢獻。
葉教授的下一個實地考察地是早年被稱為「新金山」的澳洲,目的是找出十九世紀中淘金故事的最後一塊拼圖。她肯定自己退休後也會繼續這些研究:「這是我終生的事業、令我着迷的工作。」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