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飲茶」是廣東文化的一大特色,其音譯yum cha在2016年正式進入牛津英語字典,文化底蘊與影響力可見一斑。律師李嘉雯(09研究院中國商業法)更自稱是「靠酒樓點心養大的」。
她媽媽生於五十年代的香港,十三歲便輟學到酒樓當「點心妹」,後來嫁給「蝦餃師傅」,含辛茹苦養大四子一女,「點心妹」也慢慢變成「腸粉姨姨」。李嘉雯想給媽媽寫本回憶錄,但寫着寫着,不由自主從一個人寫到一個行業,以酒樓業大小角色的奮鬥故事,記錄香港的人情世態。
丈夫杜國倫(97逸夫化學,05研究院工管)從事策略營銷,透過給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當商界義工時認識了一批小型社福機構。它們資源短缺,因知名度低而乏人問津。他把太太的書《得閒去飲茶》變成一個同名平台,定期以飲茶活動撮合公眾和慈善小團體。「茶樓向來是個促成好事發生的地方——有人約在茶樓相親,有人吃着點心談生意,為甚麼不可以邊飲茶邊做善事?」
飲茶活動分上下半場。公眾人士先到達一間小型社福中心,和中心的服務對象玩遊戲,聽中心負責人介紹機構的使命和工作。氣氛熱絡之後,大家一同到附近的酒樓,透過互動遊戲增進對彼此和對飲茶文化的認識。若「愛心茶客」認同相關組織的理念,可以捐款支持或報名成為義工。
表面上吃喝玩樂,但帶來的效應不容小覷。「曾經有個女生透過活動認識了深水埗的愛苗行動社區服務中心,很欣賞他們對基層兒童的生命教育工作,於是聯同在英國唸書時認識的一位教授和一群香港朋友,為這機構設計英文課程,義教基層小朋友。」杜國倫比擬飲茶平台為紅娘,撮合美好姻緣,好事自然後續有來。
精於商業策略的他定位「得閒去飲茶」為一家社企,給它設計了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愛心茶客」需付費參加活動,足以支付自己以及受助人的餐費以外,容有少量盈餘。集腋成裘,儲起來的盈餘用作應付平台營運開支。「由於每次活動都有收入,所以經營這家社企並不需要預支一大筆錢,也沒有了投資多年才能回本的問題。」
「一盅兩件」除了連結人與人、人與機構,還能成為不同文化的橋樑。夫婦倆去年3月和中大逸夫書院合作,組織一班國際生到訪難民服務機構Justice Centre。不同國家、種族的年輕人無分彼此,雀躍地以點心道具練習使用筷子、背誦點心名稱,然後結伴到鄰近酒樓「實習」。
「飲茶涉及的每個元素都有根有據:筷子由兩根竹子組成,寓意完成一件事必須靠通力合作;道謝人家倒茶時要捲曲食中二指輕敲桌面,源自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時臣子以此代表向他下跪叩首;點心一籠四件,人人有份,這是中國的分享文化。所有飲茶的禮儀、習俗都折射出中國人的處事哲學,對於外國人來說甚是有趣。」李嘉雯如數家珍。
與難民的愉快交流也對中大生有所啟發。活動參加者Helen Li憶述:「我意識到自己曾經對難民有很深成見,把他們和不幸、衝突、非法移民、恐懼劃上等號,而忽視了他們其實是勇敢、積極的一群,心懷希望,努力追尋自己應得的權利。」
推動李嘉雯和杜國倫在百忙中抽空服務社群的,是他們看見略盡綿力也能帶來切實的社會影響。杜國倫說:「我們都是工作忙碌的普通市民,但仍能利用業餘時間為社會出一分力。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希望我們的行動能感染更多人以行善為樂。」
文/資訊處 Christine N.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