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燃愈熱的化石燃料爭議
化石燃料撤資
撤銷與化石燃料相關的投資活動,簡稱化石燃料撤資,近年已成為熱門話題。愈來愈多的高等學府、宗教機構、城市和國家都承諾撤銷此類投資。化石燃料是個總稱,是地層埋藏著的腐化植物和動物,經過數億年暴露於地殼的熱能和壓力下所形成的可燃有機物料,再轉化為原油、煤炭、天然氣和重油。反對化石燃料企業者不僅抨擊其作業模式破壞環境,導致全球變暖,更認為他們是阻撓通過氣候立法,製造政治僵局的主犯。
2015年5月6日,挪威議會就其總值8,900億美元的巨額退休基金投票,決定這個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是否停止持有生意總額三成以上為煤礦業務的公司的股權。這個決定似乎有些矛盾,因為挪威正是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其他大型機構,包括英國教會,法國保險公司AXA,以及由洛克菲立家族在美國成立、其財富源自標準石油的洛克菲立兄弟慈善基金,已宣布減持化石燃料的股票。
學術界的撤資運動
高等學府校園化石燃料撤資之議三年前在美國開始。不少贊成和反對撤資的理由都讓人聯想起大學校園在1980和1990年代的「南非撤資運動」,以及在2007年和2008年就蘇丹達富爾問題掀起的撤資辯論。學運分子採用的策略,從發起撤資運動、發表公開聲明、舉辦論壇、抗議,以至與管理層談判等,也有類似之處。
2015年4月9日,麻省理工學院舉辦校園辯論,討論化石燃料撤資的利弊。辯論由兩組專家以傳統辯論形式進行,由國際基金網絡的東尼‧科特斯(Tony Cortese)擔任主持,數百名麻省理工成員及外界人士出席。兩隊各有一名麻省理工的教員、一名其他學院的教授,以及一名投資機構的行政人員。他們很快達成共識,同意氣候變化的嚴重性,並且應以有效的方法遏止溫室氣體排放。他們也認同解決問題的政策,最重要是叫使用化石燃料者付出額外的代價,例如徵收碳稅。然而,兩方就該校從化石燃料撤資能否實質有助解決氣候變化,始終意見分歧。
承諾撤資的機構
許多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已簽署確定撤資立場。2014年5月6日,史丹福大學董事會宣布,史丹福不會直接投資約100家以採煤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2015年5月18日,牛津大學宣布將實施有限度撤資方案,未來不再直接投資業務涉及煤礦或瀝青砂──兩種最污染環境的化石燃料──的公司。在此之前,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和悉尼大學分別於2015年3月和2已宣布了他們的撤資承諾。
沒有承諾的機構
雖然有些高校已承諾撤資,但也有很多抗拒撤資運動。哈佛大學校長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在2014年4月一封致大學全體成員的公開信中說,氣候變化固然事關重大,大學仍必須審慎從事,對任何意圖利用大學投資為工具,以致把大學定位為政客而非學術機構的舉措,都應警惕。她指出大學可以通過研究、教育,以至身體力行應對氣候變化,成效更大,但降低化石燃料的投資是不必要甚或不明智的。
美國佛蒙特州的米德爾伯理學院(Middlebury College)也沒有向學生的壓力屈服。該校的一位教員──比爾‧麥吉林(Bill McKibben)──正是成功倡導北美洲和歐洲的大學校園化石燃料撤資運動的組織350.org的創始人。在加利福尼亞的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校長戴維‧思托比(David W. Oxtoby)本身是一名氣候研究員,他指出一些可以帶來實質的改變的努力,例如敦促政府徵收石油和天然氣稅項以減少消耗,會受激進的撤資行動影響而沖淡成效。他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學校和機構宣布撤資通常只是象徵式,並沒有真正犧牲甚麼或改變任何政策。
香港
在香港,著名科幻作家、前香港天文台科學主任李偉才博士,也呼籲本港大學加入「去碳撤資」運動。
他說:「科學界對全球暖化威脅早有共識並曾多次發出警告,但巨大既得利益集團為了私利,不惜歪曲事實混淆視聽,以致不少人仍然以為這是環保分子的危言聳聽,甚至是一個騙局。要有效對抗危機,正確認識問題是首要的一步。
零八金融海嘯使人醒覺,現代文明的高度繁榮,乃建築在天文數字的金融債務之上。科學家則告訴我們,這種繁榮同樣也建築在驚人的生態債務之上。要力挽狂瀾,盡快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和締造『零增長繁榮』是當務之急!」
海外的例子顯示,學府不論承諾撤資與否,其實都意識到氣候變化的迫切性,而很多沒有簽署確定撤資立場的大學,只不過是認為對付氣候變化自有其他良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