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蒙青年慈善家郑承峰先生慷慨捐助港币一千万元作课程发展之用。为志郑氏的厚爱支持,中大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命名为「郑承峰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捐赠仪式暨郑承峰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揭幕典礼于3月25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郑应炎夫人、郑承隆博士、郑承峰先生、中大前校长兼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金耀基教授、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以及大学通识教育主任兼郑承峰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灿辉教授。金耀基教授于典礼上作主题演讲,讨论研读经典的现代意义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郑氏家族多年来鼎力支持中大发展通识教育与人文学科,郑承峰先生的父亲郑应炎先生及兄长郑承隆博士早于2005年成立「郑承隆通识教育及哲学研究基金」,透过基金资助中大的哲学及文化发展,致力推动通识教育研究及促进各地通识教育的交流,成果丰硕。
郑承峰先生于2007年修毕中大哲学文学硕士课程,他认为中大拥有优良的人文传统,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正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所在。郑氏表示,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自上任以来一直强调通识教育及人文学科的重要,他甚感鼓舞,希望透过是次捐款对沈校长的教育理念表示支持。「中大通识教育源远流长,成绩有目共睹。我期望是次捐款能起带头作用,鼓励社会人士慷慨资助通识教育及人文学科的发展。」
校长沈祖尧教授对郑承峰先生及其家人的支持深表感激,他表示:「郑氏家族的慷慨捐款是对中大人文传统及通识教育传统的肯定,而郑承峰先生大力支持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透过小班读经典的形式,启发学生讨论重大的价值课题,证明我们希望以教育塑造生命的『育人』理念,得到社会人士的支持。」